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立陶宛立特 (戰間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立特拉脫維亞語litas)曾是立陶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脫離德國獲得獨立後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蘇聯吞併喪失獨立前發行流通的貨幣,於1922年10月2日開始發行。主單位「立特」為首次使用,其下設輔幣單位「立分」(centas),每1立特等於100立分。立陶宛脫離蘇聯獨立後,曾於1993年至2015年再次使用立特為國家貨幣單位。

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立陶宛自1915年開始一直被德國占領,1918年2月,立陶宛宣布獨立,同年11月,德國戰敗,失去了對立陶宛的控制,隨即立陶宛獨立戰爭爆發。在擊敗多個勢力後,立陶宛獲得了獨立戰爭的勝利。1922年10月2日,立陶宛發行立特,以取代德國占領期間發行的東線馬克東線盧布。在立陶宛語中,東線馬克也被稱為奧克西納斯英語Lithuanian auksinas

立特以10立特對1美元的比價發行,每1立特可分為100立分。雖然發生了全球範圍的經濟大蕭條,立陶宛並未受太大的影響,立特依舊強大和穩定。在國外,立陶宛銀行能夠為每立特提供0.150462克黃金的足值兌價。到1923年3月,發行總額為39,412,984立特,其中15,738,964立特由實物黃金支持,24,000,000立特由高匯兌證券支持。[1]按規定,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總發行量由黃金支持,而其餘由其他資產支持。到1938年,1美元的市值約為5.9立特,[2]在1941年廢止前,下降到約20美分。[3]

Remove ads

紙幣

1922年,立陶宛銀行發行了面額為1、2、5、10、20、50立分及1、2、5、10、50和100立特的紙幣。1924年,發行了500和1000立特紙幣。1925年,5立特以下的紙幣被硬幣取代。

1922年9月10日系列

更多信息 票樣, 面額 ...

1922年11月16日系列

更多信息 票樣, 面額 ...

1924年-1938年

更多信息 票樣, 面額 ...
Remove ads

硬幣

更多信息 幣樣, 幣值 ...
Remove ads

參考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