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童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童生是中國古代教育制度中的一種稱謂,即參與科舉考試而尚未得功名者。
簡介
在明朝和清朝時期,參加地方官學——府學、州學、縣學的應考者稱為「童生」,也稱作「儒童」、「文童」。「童生」這一名稱中雖然帶有「童」字,但是童生的年齡並無要求,只要沒有取得府學、州學、縣學的生員資格,就都稱作童生。[1]
另外,唐朝童子科出身的人,只要在10歲以下,能通一《經》,及《孝經》、《論語》每一卷誦文十通者,給予官職;通七者,給予出身,即稱作「童生」。這個「童生」與明清時期的「童生」並無關係。[2]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