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竹北泉州厝汾陽堂

位於臺灣新竹縣竹北市的傳統合院建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竹北泉州厝汾陽堂map
Remove ads

24°49′00″N 121°01′01″E

事实速览 竹北泉州厝汾陽堂, 位置 ...

竹北泉州厝汾陽堂,位於臺灣新竹縣竹北市鹿場里的三合院,為郭姓居民建於戰後時期1956年,今列歷史建築

歷史

Thumb
汾陽堂遠景
Thumb
汾陽堂近景

竹北汾陽堂的來臺祖郭克明自中國大陸到臺灣後,就在竹北定居[1]。竹北六家林氏底下有許多小佃戶[2],郭克明的子孫就原先是六家的佃農[3]。竹北的佃農在「耕者有其田」時獲得土地[4]

1956年,郭克明的子孫郭林健在竹北東興圳尾端興建汾陽堂[3]。家族成員郭雙發回憶,因地處農田中央,所有的磚瓦等建材都是從2、3百公尺外的路邊用人力一搬運[1]。 因物資較缺乏,採取「半磚」堆疊[3]。建成後,規模一堂二橫外加附屬建物,面積近600平方公尺[5]。每逢清明節等節慶年節,家族會來此聚會[1]

2004年,當地對新竹市鹿場里進行臺科大區段徵收時,由於竹北汾陽堂被視有1950年代臺灣農村合院建築的代表性,遂建地變更為公園用地作保留[6]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長李安妤表示,汾陽堂今位於竹北精華地段,傳統農村合院式建築於周邊密集的高樓中更凸顯其獨特性[5]。建商在臺科大區段蓋起華廈,宣傳為河岸第一排與公園綠帶,開售就高達一戶新台幣4,000萬元[7]。2007年9月14日,新竹縣政府公告此三合院、竹北六張犁大夫第竹北六張犁忠孝堂等為歷史建築[8]。族親郭登城強調,汾陽堂被徵收獲後,家族每月最後1個星期日會回來打掃維護[9]

修護上,由建築師林志成負責修護[3]。為修護,縣府配合款224萬元[9],客委會補助1152萬元[9][10],椰林建設贊助100萬元[10]。至於郭家則募款籌資320萬元[9],其中郭雙發捐款100萬元[1]

2014年1月22日,在縣長邱鏡淳主持下舉行修復開工[3][10]。2015年9月20日,竣工[9]

在修護前,汾陽堂是規劃做為郭家家族史與祭祀空間展示空間、宗親辦公室、兒童閱覽室等[10]。2022年,縣府文化局為活化場地,安排6月30日及7月29日試辦勘查場地[5]。2023年,由道禾教育基金會以固定權利金每年25萬元取得6年的經營權,使汾陽堂成為首座促參委外經營的新竹縣歷史建築[6]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