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竹南五谷宫

苗栗竹南的五穀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竹南五穀宮map
Remove ads

24.688583°N 120.883719°E / 24.688583; 120.883719

事实速览 竹南五谷宫, 基本信息 ...

竹南五谷宫,全称竹南头份造桥五谷宫,是位于台湾苗栗县竹南镇新南里的神农庙,为竹南三湾头份造桥闽客族群所共祀,并有一座神农大帝巨像。

历史沿革

Thumb
竹南五谷宫正殿神龛
Thumb
竹南五谷宫后殿一楼神农大帝神像

乾隆四年(1739年)泉州人林耳顺率闽粤两籍先民卅余人在今新南里与番社订约开垦中港溪一带[1],该年先民始祀神农大帝[2]。嘉庆二年(1797年)由业户张征扬、张三、王献等倡建庙宇[1],全称“竹南头份造桥五谷宫”[3]。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建,立有捐献碑[4]

1968年翻修,当时头份义民庙合港田寮永贞宫也在翻修,曾有信徒想将此庙移请到义民庙,但掷筊结果否定[3]。1969年前殿重建完成[5]

1971年成立管委会,主委每届任期四年[2]

Thumb
Thumb
Thumb
竹南五谷宫后殿三楼佛祖殿释迦牟尼佛以及一楼的三官大帝三清道祖

1987年,规划兴建三层后殿,一楼供奉五谷神农大帝,二楼观世音菩萨天上圣母等,三楼为释迦牟尼佛[5]。当年为配合政府政策发展宗教特色建设,开始计划在后殿增建神农大帝巨像[1]。由林增桶先制作约2米高的两尊神农大帝大神像样本,其中一座安放在后殿,另一座则作为大神像造模之用[6]。由于大神像造价高达近一亿元新台币,长达十一年的兴建历程中,多次因募款不及进度受阻,1998年初更因内部爆发纷争,彩绘经费迟不能募齐,直到8月初才宣告完工[1]。次年11月29日至12月6日举办庆成酬恩福醮,并于五谷宫前、后及头份镇后庄、田寮、蟠桃地区搭建神农、天师北帝、福德、天官五座大型祭坛[5]

Thumb
石碑亭

2002年6月6日,举行石碑亭揭幕仪式,竹南镇长康世儒及该庙管理委员会共同主持[4]

2006年,蔡津照担任主席任内通过修订组织章程案,议决主委日后由闽南客家人各轮一届[3]

Remove ads

祭祀活动

该宫创始信众涵盖中港溪流域称为“外庄”、“闽南庄”的竹南,及称为“内庄”、“客家庄”的三湾、头份、造桥[2]。客家人以农历四月廿五日为祭祀日,闽南人则是农历四月廿六日[3]

分香庙有建于咸丰元年(1851年)的三湾五谷庙[7]

巨像景观

Thumb
后殿三楼通往巨像室内的入口

神农巨像高46.8米,前临中港溪畔、后倚尖笔山,两侧立有雷公、电母、风伯与雨神,在台铁铁道与中山高的乘客皆可见到[6]。和竹南后厝龙凤宫的大妈祖神像相互辉映,为竹南两大宗教地标[1]

神农巨像内部中空,原规划作早期农业耕作器具展示,并以图片说明神农大帝种植、尝百草[3]。在大神像肚脐还设计一处圆形玻璃,可登高望远,但未对外开放[6]

固定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日当天作简单清洁。2016年9月发起募款,陆续募得三百多万元于2017年重修整修。[6]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