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笠原十九司
历史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笠原十九司(日語:笠原十九司/かさはら とくし Kasahara Tokushi,1944年-),日本歷史學家,主修中國近現代史,現任都留文科大學名譽教授,曾任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南開大學客座教授。因從事南京大屠殺相關研究而廣為人知[1]。
生平
1944年出生於群馬縣,畢業於群馬縣立前橋高等學校、東京教育大學東洋史學專業。歷任宇都宮大學教育學部教授、都留文科大學教授,2009年獲東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中國民族運動與東亞國際關係》。
1965年,笠原十九司第一次到訪中國,亦是其第一次見到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就讀於東京教育大學期間,他的老師、著名歷史學家家永三郎因教科書客觀記述南京大屠殺等內容而遭到日本文部省否定,於1965年提起訴訟。為了在法庭上支持恩師,笠原十九司走上了尋找南京大屠殺歷史證據的道路,這場官司持續了32年之久。[2]。由於日本戰時官方資料多數被處理銷毀,他除了在民間尋找親歷者的證據外,還與夫人一起多次前往美國,收集了大量有關南京大屠殺的原始資料,並將其翻譯成日文出版發行。[3]20世紀80年代,他多方尋找並成功採訪了最早報道日軍南京暴行的美國記者,包括《芝加哥每日新聞》的斯蒂爾(於1987年9月4日訪談並留下錄音)和《紐約時報》的德丁,他們的報道和證詞成為了研究的一手資料[4]。1984年,他與洞富雄、藤原彰、本多勝一等人組成了南京大屠殺調查研究會[5]。1987年,他親自前往南京,拜訪國民革命軍第71軍第87師第261旅旅長陳頤鼎。[6]
他長期研究的成果體現在多部個人專著中,包括《南京安全區的一百天》《南京事件》《南京事件爭論史》《「百人斬競賽」與南京大屠殺》等。他將拉貝日記、魏特琳日記等證據收錄到其著作《南京難民區百日》中,使其在日本得以出版。[7]
笠原十九司曾痛心地說:「全世界都知道南京大屠殺,只有日本人不知道,這是日本之恥。」[2]笠原十九司的研究之路並非坦途,他因其立場長期受到日本右翼勢力的攻擊。他遭遇了右翼宣傳車的騷擾、恐嚇郵件和傳真,甚至因擔心人身安全而養成了一些警惕的習慣,例如在站台不站在最前排,以防被推下。[1]
Remove ads
著作
- 《ファミリー版 世界と日本の歴史(9)現代1》(中文:家庭版 世界與日本歷史(9)現代1),大月書店,1988年
- 《アジアの中の日本軍――戦爭責任と歴史學・歴史教育》(中文:亞洲中的日本軍隊——戰爭責任與歷史學·歷史教育),大月書店,1994年
- 《南京難民區の百日――虐殺を見た外國人》(中文:南京安全區的一百天——目睹屠殺的外國人),岩波書店,1995年/岩波現代文庫,2005年
- 《日中全面戦爭と海軍――パナイ號事件の真相》(中文:日中全面戰爭與海軍——帕奈號事件真相),青木書店,1997年
- 《南京事件》(中文:南京事件),岩波新書,1997年
- 《南京事件と三光作戦―未來に生かす戦爭の記憶》,(中文:南京大屠殺與三光作戰——為未來傳承的戰爭記憶),大月書店,1999年
- 《南京事件と日本人――戦爭の記憶をめぐるナショナリズムとグローバリズム》(中文:南京事件與日本人——圍繞戰爭記憶的民族主義與全球化),柏書房,2002年
- 《同時代 笠原十九司歌集》(中文:同時代 笠原十九司歌集),本阿彌書店,2003年
- 《體験者27人が語る南京事件――虐殺の「その時」とその後の人生》(中文:27位親歷者講述南京大屠殺——屠殺的「當時」與之後的人生),高文研,2006年
- 《南京事件論爭史:日本人は史実をどう認識してきたか》(中文:南京事件爭論史:日本人是怎樣認知史實的),平凡社新書,2007年
- 《「百人斬り競爭」と南京事件:史実の解明から歴史対話へ》(中文:「百人斬競賽」與南京大屠殺:從史實解明到歷史對話),大月書店,2008年
- 《日本軍の治安戦――日中戦爭の実相》(中文:日軍的治安戰——日中戰爭的真相),岩波書店,2010年
- 《海軍の日中戦爭:アジア太平洋戦爭への自滅のシナリオ》(中文:海軍的日中戰爭:通向太平洋戰爭的自毀劇本),平凡社,2015年
- 《対華21カ條要求(1915年)から南京占領(1937年)まで》(中文:從21條到占領南京),高文研,2017年
- 《日中戦爭全史(上・下)》(中文:日中戰爭全史(上、下)),高文研,2017年
- 《日中全面戦爭からアジア太平洋戦戦爭敗戦まで》(中文:從日中全面戰爭到太平洋戰爭戰敗),高文研,2017年
- 《憲法九條と幣原喜重郎:日本國憲法の原點の解明》(中文:憲法第九條與幣原喜重郎:日本國憲法原點的解明),大月書店,2020年
- 《通州事件:憎しみの連鎖を絶つ》(中文:通州事件:切斷仇恨的連鎖),高文研,2022年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