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對觀福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符類福音(英語:Synoptic Gospels)又稱共觀福音、同觀福音、對觀福音等,為新約聖經前三卷書《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的合稱。這三本福音書的內容、敘事安排、語言和句子結構皆很相似,而它們又以近似的順序、措辭記述了許多相同的故事。使學者們認為它們有著相當的關聯。[1]

對觀福音問題
英文synoptic來自希臘語syn,意為「一起的」;而optic則為「觀察」之意。[2]《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這三本福音書的內容、敘事安排、語言和句子結構皆很相似,而它們又以近似的順序、措辭記述了許多相同的故事。學者們認為它們有著相當的關聯,因此稱它們為對觀福音書。
Remove ads
書寫順序
因為其相同性,聖經學者持續辯論著符類福音三卷書被書寫的順序。現在有奧古斯丁假說、雙源假說、雙福音書假說、四源假說、法拉假說及帕克假說六種說法。
傳統上認為馬太福音是首先被書寫的、馬可福音第二、而路加福音則參考前二者及其他當事人的言語來書寫[3]。這個說法通常被稱為聖奧古斯丁假說[4][5]。不像其它的假說,這個假說不被後人引用、不被爭論、也幾乎沒有任何文獻提及。聖奧古斯丁的後裔認為是瞭解福音書的一種簡單的共識。然而,文字考證證明這是一個錯誤。因此學術界及大多數現代的研究通常都不再引用此種說法。
這一個假說認為,《馬可福音》是對觀福音書中最早的,也是其他福音書的根據。這個學說起源於18世紀,被現代聖經學者廣為接受。
雙源假說推測馬太福音在書寫時參考了馬可福音和另一本同觀語錄源,或稱Q來源。特別是發現了一本皆是語錄體的書卷:多馬福音,因而更支撐了這個假說[6]。
雙源假說有個問題,就是它不能說明所有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疑點。在The Four Gospels: A Study of Origins (1924)一書中,斯特里特修改了雙源假說並提出四源假說。此說解釋了雙源假說未能交代完善之處,並 假設馬太及路加福音書有四個來源。包括一個現存來源:馬可福音;及三個未知來源:Q來源、M來源和L[7] [8]。
雙福音書假說又稱格里斯巴奇假說。此假說認為使徒馬太在公元40年左右首先書寫馬太福音,那時基督教只在猶太地區傳播。後來教會向外擴張,使徒路加在約公元50年時書寫路加福音來向外邦人傳福音。但由於路加和他的同伴保羅沒有親眼看過耶穌基督,因此引用了聖彼得的言論來描述耶穌的事跡。這些言論先被馬可紀錄為馬可福音,然後寄送給早期教會的領導者愛任紐。這個假說以馬可的低曝光率認為馬可福音不是正統的福音書。後來保羅讓路加福音出版[4]。這個假說,與雙源假說相比,有個優勢[4][5],因為它所倚靠的都是本身的內部證據,而不需要外部假設如Q來源等。
法拉假說認為馬可福音首先寫成,第二是馬太福音,最後則是路加福音。法拉假說的立場很簡單,它沒有假設其它來源。它直接認為馬可福音是馬太福音的來源,而後路加參考這兩本書書寫了路加福音[9][10]。
皮爾遜·帕克在1953年認為馬太福音是其它福音書的基礎。
爭議
雖然許多學者對福音書傳統上認為的撰寫年代有所爭議(在西元40年代到60年代之間),多數人認為對觀福音書的年代介於《羅馬書》和《約翰福音》之間(即西元60年至115年間)[11]。這項假說由於以推論為基礎的論證而尚未獲得共識(也就是說「保羅並未提到福音書,所以福音書一定是在《羅馬書》以後寫的」)。至於每本書的具體撰寫日期,這主要得看特定解釋福音書文字關係的假說。
主要福音書比較表
本比較表[12]是來自B. H. Throckmorton所著的《福音之相似處(Gospel Parallels)》、R. W. Funk所著之《五福音(The Five Gospels)》、E. B. Nicholson所著之《希伯來人的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the Hebrews)》 以及J. R. Edwards所著的《希伯來福音與對觀福音傳統之發展(The Hebrew Gospe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noptic Tradition)》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