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103號交響曲 (海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名稱
此曲因為第一樂章開始時獨特的定音鼓滾奏,而得名「擂鼓」,或「鼓聲」。在一些早期版本的樂譜(例如WPhV),可見「第1號交響曲」之名,現多以Hoboken編集之海頓作品目錄(將此曲命名為第103號)為準。[註 1]
背景
第103號交響曲是海頓兩次英國之行(1791年到1792年,1794年到1795年)中所創作的倒數第二首交響曲。在他去英國之前,海頓的音樂在當地就已經十分有名,而英國音樂界也表達出希望音樂家能夠造訪英國的強烈意願。海頓在英國也得到了十分熱情的款待,這段時間也是這位作曲家最為快樂和成果豐碩的時光。這首交響曲就是1794年到1795年,海頓在倫敦過冬時所寫成的。
1795年3月2日,「擂鼓」交響曲作為一個音樂會系列的一部分,在倫敦的國王劇場首演。一個60人的樂團(在當時算得上格外大型)來進行作品的首演。指揮由樂隊首席小提琴維奧蒂和海頓共同負責,首演取得了顯著的成功。之後海頓在維也納也演出了這部作品,他將第四樂章稍稍裁減了一些,這個變化是被今日的指揮家們普遍接受的。
自從作品首演以來,「擂鼓」交響曲就成為了海頓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作品之一,在今天它仍然在被頻繁地演奏和錄製。在1831年,理查德·瓦格納將其改編成了鋼琴作品。[1]
分析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2 2 2 2—2 2 0 0—tmp—str"[2]。
全曲共分四個樂章:
- 慢板-有精神的快板(Adagio-Allegro con spirito)
- 行板轉快到小快板(Andante più tosto Allegretto)
- 小步舞曲(Menuetto)
- 終章:有精神的快板(Finale: Allegro con spirito)
全曲演奏一般耗時23分鐘左右。
- 第一樂章
在開場的定音鼓聲後,管樂器奏出了一個陰鬱的主題:

在由管樂器和弦樂器重複數遍後,是歡快的第二主題,6/8拍,奏鳴曲式。慢速引子的旋律以一個快很多的速度,多次再現。[3]開頭的引子在尾聲中再現,這技法後來被莫扎特和貝多芬在他們的作品中應用。
- 第二樂章
C小調,雙重主題變奏曲式,擁有一個C小調變奏,C大調變奏和一個尾聲。海頓鍾愛這種雙重主題變奏曲式長達20年之久。第一主題C小調;第二主題,C大調,進行曲風格,分別對這兩個主題進行變奏。這樂章的主題據說是由海頓自克羅地亞民歌發展而來。
- 第三樂章
降E大調,兩段曲式。相對於巴洛克時期的小步舞曲的平順的力度變化,這時期小步舞曲的第一拍更強,強弱對比更加明顯。[4]
- 第四樂章
降E大調,迴旋奏鳴曲式。在4小結圓號引子之後,插入有延長記號的休止,接下來第一主題以輕鬆的感覺進入。這一樂章的主題也來源於克羅地亞民歌,是一首名叫「少女踏溪」("A little girl treads on a brook")的歌曲。[5]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