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124師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124師團(第124師団,Dai-hyakunijūyon Shidan)是日本帝國陸軍的一個步兵師團。它的代號是遠謀兵團(遠謀兵団,Enbo Heidan)。該師團於1945年1月16日在牡丹江組建。師團的核心是邊防第1、2、11團和第111師團的一部分。第124師團最初被分配到第3軍。 [1]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1年8月14日) |
行動
1945年3月,第124師團調入第5軍,前往濟州島接任第111師的職務。第124師團初期兵力和裝備都嚴重不足,炮兵團改為師炮兵連,步兵支援炮也只有常規的一半,機槍彈藥嚴重短缺。到1945年7月,第116炮兵團僅由24門火炮組成,其中包括41式75毫米山地炮、 90式75毫米野戰炮和96式15厘米重型榴彈炮。此外,4000多名朝鮮人和中國人被徵召並編入師行列,使該師團名義上有充足的戰鬥力。但關東軍大本營估計第124師團僅有35%的戰鬥力。 [2]
1945年8月9日,蘇聯入侵滿洲。蘇軍的快速突破,綏芬河的失守使第124師團成為敵進軍的首要目標。 [4]當天下午,該師團得到第135師團的兩個步兵營增援。
1945年8月10日,為阻止蘇聯裝甲縱隊的包圍計劃,第124師奉命撤退。撤退後,該師獲得了新的增援:第20重炮團(7個連)、牡丹江重炮團(8輛45式240毫米榴彈炮從第34軍轉入)、東寧重炮團(從第3軍轉入2個連)、第1獨立重炮連(150毫米榴彈炮)和第13迫擊炮營,共計60門炮。 [5]此外,還增加了2個工兵營和第31獨立反坦克營(2個連)。這支部隊與整個蘇軍第5集團軍(第2編隊)和其他編隊對抗,蘇軍共有12個步兵師和5個裝甲旅。
1945年8月12日激戰爆發,第273步兵團一天之內幾乎全軍覆沒。蘇聯紅軍迅速突破穆嶺。[6]但蘇軍的進攻最終被第5軍預備隊的特種部隊阻擋,但第124師仍在蘇軍猛烈的進攻下不斷潰敗。
1945年8月13日,第20重炮團和牡丹江重炮團被蘇軍殲滅。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此時,師團集中在寧安。
Remove ads
參見
注釋和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