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7號交響曲 (普羅高菲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C♯小調第7號交響曲,作品131,是俄國作曲家浦羅哥菲夫的音樂作品。該作品創作於1951至52年,這不但是作曲家最後一首交響曲,同樣也是他最後一首完成的音樂作品。1957年該作曲家逝世,在其逝世後本曲獲頒發列寧獎。
背景
1946年,史大林指派日丹諾夫對蘇聯文化界進行整頓,1948年,浦羅哥菲夫及其他同期作曲家(包括蕭士達高維契等)都同遭公開讉責,包括他的第6號交響曲等作品被評為「形式主義」而遭禁演,自此之後,除了官方形式的作品及將舊作進行修改(如他的大提琴協奏交響曲作品125,其實是原本作品58的大提琴協奏曲的修改版本)外,浦羅哥菲夫已減少了創作量,而寫作風格亦更趨保守。第7號交響曲可以說是他晚期的極少數代表作。
這首作品是受一個電台的委約,為一個兒童節目所創作的音樂。因此作品非正式地稱為「兒童交響樂」(日本稱為「青春交響曲」)。而寫作手法亦盡量以簡潔旋律線條及和聲為主,避免複雜的對位或不協調的和絃,給予人非常清新的感覺。
蕭士達高維契對本作品非常欣賞,他的第15號交響曲亦受此所啟發。
首演日期為1952年10月11日,由薩繆爾·薩莫蘇德連同聯合電台交響樂團(All-Union Radio Orchestra)於莫斯科擔任[1]。
![]() | 此章節需要擴充。 |
分析
本樂曲共分為四個樂章,演奏時間約為35-40分鐘。
- 中板(Moderato),4/4為主。
- 小快板(Allegretto),3/4為主
- 富感情的行板(Andante espressivo),4/4為主。
- 活潑地(Vivace),2/4,中段為6/8。
作曲家曾為第4樂章譜寫另一個結尾,把原本平靜地結束,改為增添了約20小節以開頭旋律為素材的歡樂結尾。(據聞是為了獲得100,000盧布的斯大林獎而將結尾改為以正面歡樂的氣氛結束,但未能證實,而最終亦未能為他獲獎)。不過作曲家較傾向原來的結束版本。[2]
現時發行的總譜內,均收錄了兩個結束版本,而在錄音上,兩種結尾的錄音數目亦相近。
- 木管樂器:短笛、2長笛、2雙簧管、英國管、2單簧管、低音單簧管、2巴松管
- 銅管樂器:4圓號、3小號、3長號、大號
- 敲擊樂器:定音鼓、三角鐵、梆子、鈴鼓、大鼓、小鼓、鈸、鐘琴、木琴
- 鍵盤樂器:鋼琴
- 絃樂器:第1小提琴、第2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豎琴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3 *3 *3 2—4 3 3 1—tmp+3—hp, pf—str"[3]。
- 第1樂章
![]() | 此章節需要擴充。 |
- 第2樂章
![]() | 此章節需要擴充。 |
- 第3樂章
![]() | 此章節需要擴充。 |
- 第4樂章
![]() | 此章節需要擴充。 |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