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第72機械化旅 (烏克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第72「黑色哥薩克」獨立機械化旅是烏克蘭陸軍的一個單位。其原名為蘇聯陸軍第29步兵師(後改稱第72近衛步兵師)[7]。1957年,該部成為一個摩托化步兵師。
烏克蘭獨立後,該師向該國效忠並加入烏克蘭陸軍序列,並改稱第72機械化師。其後於2002年被縮編為第72獨立機械化旅[7]。
Remove ads
早期歷史
該部的歷史可追溯到1941年12月15日在哈薩克斯坦北部阿克莫林斯克市組建的蘇軍第459人民步兵師,次年1月22日,該師改稱第29步兵師[7]。
1942年8月,該師在斯大林格勒南郊與德軍血戰。戰役結束後,為表彰其英勇表現,1943年3月1日,總參謀部第104號命令將該師命名為第72近衛步兵師。該師的各單位重新編號如下:[8]
1943年3月3日,該師參與了解放別爾哥羅德的戰鬥。不久該師迫近哈爾科夫和克拉斯諾赫拉德。9月19日,該師被冠以「克拉斯諾赫拉德」之名。1944年1月8日,該師榮獲紅旗勳章[8]。
該師從1944年10月起參與了布達佩斯攻勢。
1946年5月,該師改名為第7近衛步兵旅,隸屬於第33近衛步兵軍。1953年10月,恢復為師級單位[9]。1957年6月4日,升格為摩托化步兵師[7]。
第72機械化旅
2002年,該部被縮編為一個機械化旅,即第72獨立機械化旅[7]。
2014年5月,該旅參與了2014年烏克蘭親俄動亂期間的馬里烏波爾衝突[10]。烏克蘭歌手茲拉塔·歐格涅維奇和安娜斯塔西婭·普里霍德科為該旅籌集了資金。
2014年7月起,該旅與第51機械化旅一起保衛了切爾諾帕詹斯克、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和迪亞科夫附近的D區。分離主義分子和俄羅斯的襲擊使得該旅在8月初被包圍並切斷補給。該旅的第1營和部分51旅的成員,同一群邊防部隊一起(共約400人),摧毀了他們的武器並越境退入了俄羅斯,之後被遣返。第2營則在南方的第30機械化旅和第95空中機動旅的掩護下突圍,2名士兵喪生[11]。
2022年2月,在俄羅斯的全面入侵開始之時,俄軍曾對位於基輔西南白采爾克瓦市(或譯:白教堂)的該旅進行導彈打擊,造成一定損失[7]。戰爭第一天,俄軍即通過空降占領了霍斯托梅爾的安東諾夫機場,該旅被派往基輔西北莫遜村等地作戰,在付出慘重傷亡之後,終於逼退俄軍[12]。
3月4日,該旅在基輔東郊的布羅瓦里地區伏擊了一支正沿郊區公路前進的俄軍機械化先頭部隊,擊毀多輛坦克和裝甲車,並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部分戰果照片[7]。
3月9日,俄軍再次試圖突入基輔市區。該旅再度在布羅瓦里地區設伏,並在擊毀了隊列首尾的俄軍坦克之後,再對俄軍行軍縱隊中間開火,從而再次將俄軍擊退[7]。
2022年8月9日,伊萬·文尼克上校接替亞歷山大·弗多維琴科上校,成為該旅的新任指揮官[6]。
2022年11月,該旅在武勒達爾戰役中反擊俄軍第155海軍步兵旅,幾乎將俄第155海軍步兵旅打垮。
2023年2月初,以整編後的俄第155海軍陸戰旅為主的俄軍再次向駐守武勒達爾的烏軍陣地發起進攻,結果遭到武勒達爾駐守的第72「黑色哥薩克」獨立機械化旅強力反擊。俄大批部隊因進入雷區以及遭烏軍炮兵以無人機修正炮火打擊損失慘重。俄羅斯社交媒體上親俄宣傳分子將武勒達爾慘敗與俄軍在北頓內次河之戰中的失敗相提並論,並斥責俄軍指揮官為「傻瓜」。
2023年4月,在與俄軍武勒達爾對峙中,副旅長奧列格·科伊利亞克在武勒達爾被俄軍炮火擊中身故,奧列格·科伊利亞克自2014年以來參加對頓巴斯的反恐行動。
Remove ads
歷史編制
蘇聯末期時編制如下:
當前編制
截至2017年,該旅編制如下:
- 第72機械化旅,白采爾克瓦
- 總部和總部連
- 第一機械化營
- 第二機械化營
- 第三機械化營
- 坦克營
- 第12摩托化步兵營「基輔」
- 旅炮兵團
- 總部和目標獲取連
- 自行火炮營(2S3「金合歡」自行火炮 )
- 自行火炮營(2S1「康乃馨」自行火炮)
- 火箭炮營(BM-21「冰雹」火箭炮)
- 反坦克炮營(MT-12反坦克炮)
- 防空導彈營
- 工兵營
- 維修營
- 後勤營
- 偵察連
- 狙擊連
- 電子戰連
- 信號連
- 雷達連
- 核生化防護連
- 醫務連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