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粗棘鼻魚
一种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粗棘鼻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的其中一個種,首次被法國動物學家Achille Valenciennes正式描述為Naseus brachycentron,其模式產地為印尼的 Waigeo。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東非至法屬波里尼西亞,北從日本,南至萬那杜海域,棲息深度2-20公尺,本魚體呈橢圓形且側扁,額頭陡峭,成年雄魚的眼睛前面有一個長的、逐漸變細的骨隆起,成年雄魚的骨頭隆起可能會延伸超過嘴巴,但雌魚的則有一個小腫塊,尾柄兩側各有一對帶有刀片狀龍骨的骨板。整體顏色上半身和頭部呈灰色,下半身呈淡黃色或白色,顏色區域劃分不規則,眼睛後面經常有藍色斑點,較大的雄性可能在下側有黑條紋[2],背鰭硬棘5枚、背鰭軟條28-29枚、 臀鰭硬棘2枚、臀鰭軟條27-28枚,體長可達90公分,棲息在礁石區,成小群活動,以藻類為食,可作為觀賞魚。
-
雄魚
-
雌魚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