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約翰·麥克勞德 (生理學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約翰·麥克勞德 (生理學家)
Remove ads

約翰·詹姆士·理察·麥克勞德,FRSFRSE[1](英語:John James Richard Macleod,1876年9月6日—1935年3月16日),蘇格蘭醫師生理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

事实速览 約翰·詹姆士·理察·麥克勞德John James Richard Macleod,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麥克勞德出生於珀斯郡鄧凱爾德附近的克盧尼。他出生後不久,他的父親羅伯特·麥克勞德,一位自由教會的牧師,被調往阿伯丁,約翰在那裡就讀於阿伯丁文法學校,後來進入阿伯丁大學學習醫學。在阿伯丁大學,麥克勞德的主要老師之一是年輕的約翰‧亞歷山大‧麥克威廉教授。他於1898年獲得醫學榮譽學位,隨後憑藉旅行獎學金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學習了一年生物化學。他成為倫敦醫院醫學院的示範員,並於1902年被任命為該校的生物化學講師。同年,他獲得了劍橋大學公共衛生博士學位。[2]

1905年,他開始對碳水化合物代謝和糖尿病產生興趣,從那時起發表了一系列關於這個主題的科學論文和幾部專著。1916年,他赴加拿大蒙特婁麥基爾大學擔任生理學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麥至多倫多大學教授生理學,並擔任生理學實驗室主任和醫學院院長助理,同時研究生理學和生物化學的各個主題。[3]

1920年底,年輕的加拿大醫生弗雷德里克·班廷找到麥克勞德,班廷想用功能紊亂的胰腺萃取物治療糖尿病。麥克勞德並不熱衷,因為(與班廷不同)他知道其他研究人員在這方面的實驗失敗了。他認為神經系統在調節血糖濃度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儘管班廷幾乎沒有生理學經驗,但他還是說服麥克勞德在他那年夏天在蘇格蘭度假期間借給他實驗室。除了實驗室,麥克勞德還提供了實驗動物和他的學生查爾斯·貝斯特擔任示範。麥克勞德也為專案規劃和分析技術的使用提供了建議,並協助對第一隻狗進行了手術。麥克勞德不在的時候,班廷和貝斯特取得了突破:他們分離出了胰腺的內部分泌物,並成功降低了另一隻胰腺被手術切除的狗的血糖水平。[4]

1923年,麥克勞德與弗雷德里克·格蘭特·班廷因為發現了胰島素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2年2月,他們首次發表研究成果於《實驗與臨床醫學期刊》,麥克勞德婉拒列名作者,認為應歸功於班廷與查爾斯·貝斯特。之後三人合力開發出更有效的酒精提取法,成功提高胰島素產量。麥克勞德遂決定全力投入胰島素研究,並邀請生化學家科利普(Collip)協助提純。[4]

1923年夏天,麥克勞德回到個人研究領域,專注於研究魚類胰臟組織,證實胰島素來源於胰島細胞而非腺泡細胞。此時,班廷與媒體的互動逐漸將麥克勞德邊緣化,並聲稱「麥克勞德只是在假期時把實驗室鑰匙留給他,沒做出任何貢獻」。[4]儘管麥克勞德曾撰文釐清真相,但從此不再參與公開爭議。他與班廷兩人關係破裂至極,終其一生未曾再交談。當麥克勞德1928年離開多倫多大學時,班廷甚至拒絕出席歡送會。[5]

Remove ads

晚年與逝世

麥克勞德1928年返回蘇格蘭,出任阿伯丁大學生理學教授,之後擔任醫學院院長,並於1929至1933年擔任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成員。[1]

雖未再涉足胰島素研究,他仍活躍於學術界。其最後一項重要貢獻是證明中樞神經系統對碳水代謝具有關鍵作用,印證其早期假設。雖其「脂肪轉換為碳水」理論未被實證,但提出了間接證據。[6]

他晚年罹患關節炎,1935年逝世於阿伯丁,患病期間仍持續活動與撰寫,第七版《現代醫學中的生理與生化》於1934年出版。[1]

爭議

他的獲獎具有爭議性,因為包括班廷在內的許多人,認為麥克勞德在發現胰島素中的作用微不足道,而他的研究夥伴查爾斯·貝斯特才是研究的主要貢獻者。然而貝斯特卻沒有獲獎。此外,胰島素的發現者也有可能是尼可萊·包勒斯克(Nicolae Paulescu)。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