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紅包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紅包袋是包著金錢作為禮物送人的包裝封套,粵語稱利是封。相傳送紅包的習俗,在很久以前就流行。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2年10月18日) |

概要
紅包袋在唐代時已經出現,當時是用手工織的布袋做「封面」,僅限於宮廷及官方使用,民間則以寓意吉祥的鮮紅色紙,包著一張寫滿祝福字句的字條,送給親朋好友,以表心意。
清代,人們則改用一張大約是正方形的紅紙,包裹銅錢或銀錢,封作「利市」。第一代的印刷紙質紅包袋,約於1900年,印刷術開始廣爲所用時,才得以問世。當時的所謂紅包袋,以紅紙印上黃油,再於未乾的黃油上綴上金粉,效果就如現今燙了金字的紅包袋般,而圖案則多以簡單爲主,再配以吉利的字句。
由於收紅包的人在在拆開紅包袋後,往往就會把紅包袋棄掉,每年浪費了不少紙張,因此有環保人士提出循環再用紅包袋。除了留待明年春節或需要時再用來封紅包外,還可以做一些賀年飾物,例如裝飾用的假爆竹、魚形或球形的吊飾等。
其他地方的紅包袋
越南、琉球紅包袋與中國的樣式相同,日本的紅包袋稱為「お年玉袋」,傳統上是白色的,而近年也有其他顏色出現。朝鮮人則會用白信封裝壓歲錢,因為他們把白色視為純潔的象徵。
繪文字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