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索倫·博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索伦·博兰map
Remove ads

索倫·博蘭(英語:Solon Borland;1808年9月21日—1864年1月1日)是美國政治家、新聞記者、醫師兼軍官美墨戰爭期間任少校英語Major (United States),1848年至1853年任阿肯色州聯邦參議員。晚年加入美利堅聯盟國陸軍任軍官,曾在美國內戰跨密西西比戰區英語Trans-Mississippi theater of the American Civil War指揮騎兵團。

事实速览 索倫·博蘭 Solon Borland, 美國駐尼加拉瓜特命全權公使(英語:List of ambassadors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Nicaragua) ...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博蘭於1808年9月21日出生於弗吉尼亞州南瑟蒙德縣英語Nansemond County, Virginia,父親托馬斯·博蘭(Thomas Borland)是蘇格蘭移民,母親是哈里特·戈德溫·博蘭(Harriet Godwin Borland[1]。少年時期隨家人遷往北卡羅來納州默夫里斯伯勒,就讀於赫特福德學院(Hertford Academy)。他曾在費城路易斯維爾研修醫學。1831年以上尉軍銜率領弗吉尼亞民兵連隊赴南安普頓縣參與平定特納起義[2]其本人亦擁有奴隸[3]

新聞事業

1843年第二任妻子去世後,博蘭遷居小石城,創辦了成為全州民主黨政治重要輿論陣地的《阿肯色旗幟報》(Arkansas Banner)。三年後,因對手報刊《阿肯色公報英語Arkansas Gazette》發表針對其個人的誹謗言論,博蘭向這家輝格黨報紙的編輯發起決鬥挑戰。[4]

美墨戰爭

美墨戰爭期間,博蘭被任命為阿肯色騎馬步兵團(Arkansas Mounted Infantry Regiment少校英語Major (United States),在阿奇博爾德·耶爾英語Archibald Yell麾下服役。他將報業交予合伙人打理,全程參與了戰爭。1847年1月23日,他在薩爾蒂約以南被墨西哥軍隊俘獲[1],後成功逃脫。其所在兵團於六月解散退役後,他仍以侍從官身份隨威廉·J·沃思英語William J. Worth將軍繼續作戰,從莫利諾德爾雷伊戰役英語Battle of Molino del Rey直至9月14日攻陷墨西哥城英語Battle for Mexico City[5]

政治生涯

美墨戰爭結束後,博蘭當選聯邦參議員,接替安布羅斯·亨德利·塞維爾英語Ambrose H. Sevier未完成的任期。他持強烈的分離主義觀點,在參議院內展現了鮮明的政治立場。1850年就南方權利展開辯論時,他曾對密西西比州參議員亨利·富特英語Henry S. Foote動武。返回阿肯色州小石城後,他發覺自己的觀點在當地同樣支持有限。1852年,他反對派遣佩里准將迫使日本開放國際貿易的決定,理由是該國領導人拒絕開放國境的行為並未損害美國利益。1853年,博蘭辭去參議員職務,被任命為出使尼加拉瓜特命全權公使英語List of ambassadors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Nicaragua[6]

抵達馬那瓜後,博蘭立即呼籲美國政府廢除《克萊頓-布爾沃條約》,並主張在英國洪都拉斯可能爆發的戰爭中出動美軍支持洪都拉斯。他在尼加拉瓜公開演講時宣稱,「此生最大願望就是見證尼加拉瓜成為美利堅國旗上耀眼的星辰」。這番言論遭到國務卿威廉·馬西的駁斥。1854年5月離開格雷敦時,博蘭介入當地警方逮捕一名美國公民的行動。聚集人群投擲的瓶子擊中其面部,憤怒的他向總統匯報此事後,美軍立即派遣炮艦抵達該地區並要求道歉。未獲答覆後,炮擊摧毀英語Bombardment of Greytown格雷敦。[6]

1854年10月博蘭返回小石城,重操醫業並經營藥房。他婉拒了皮爾斯總統提名其擔任新墨西哥領地總督英語List of governors of New Mexico的提議,但仍活躍於地方政壇,並就州權脫離聯邦議題持續發表見解。[6]

1855年10月,博蘭與阿爾伯特·派克英語Albert Pike克里斯托弗·C·丹利共同退出民主黨,聲稱該黨已成為廢奴主義團體。曾任《阿肯色公報》編輯的丹利於1853年從威廉·E·伍德拉夫英語William E. Woodruff (politician)手中收購該報後,將其轉變為一無所知黨的宣傳陣地——丹利與博蘭二人於1855年10月共同加入該黨派。[7]

Remove ads

美國內戰

美國內戰爆發之初,阿肯色州長亨利·M·雷克特英語Henry Rector任命博蘭指揮阿肯色民兵部隊,令其在阿肯色尚未宣布脫離聯邦的情況下率部攻占史密斯堡。當博蘭部隊抵達時,聯邦軍早已撤離,未發生交火。不足一月後,他在阿肯色分離公約英語Arkansas secession上被解除指揮官職務,但仍獲任東北阿肯色地區指揮官。1861年間,他曾負責指揮波卡洪塔斯附近皮特曼渡口的兵站,主管部隊部署與物資調配。博蘭與第三任妻子所生的獨子喬治·戈德溫·博蘭(George Godwin Borland)年僅十六歲便加入聯盟國陸軍,後陣亡殉國;其首任妻子哈爾達·G·賴特(Huldah G. Wright;1809至1837年)所生之子哈羅德(Harold)則在聯盟國陸軍任少校,隸屬於跨密西西比部英語Trans-Mississippi Department德州東分區。[8]

此期間博蘭為南方邦聯招募兵員,於1861年6月10日協助組建阿肯色第三騎兵團英語3rd Arkansas Cavalry Regiment (Confederate)並擔任首任上校團長。該兵團被調往密西西比州科林斯駐地時,博蘭並未隨行。該團後編入約瑟夫·惠勒英語Joseph Wheeler少將麾下,作為密西西比軍團英語Army of Mississippi組成部分參加了第二次科林斯戰役英語Second Battle of Corinth哈奇橋戰役英語Battle of Hatchie's Bridge等多次作戰。但博蘭始終未離開阿肯色。[6]

博蘭坐鎮北阿肯色期間,頒布禁運令以遏制物價投機,但被雷克特州長撤銷。博蘭抗議稱州長無權否決邦聯官員的命令,然而1862年1月其命令終遭邦聯戰爭部長猶大·P·本傑明廢止。因健康惡化且對此羞辱耿耿於懷,博蘭於1862年6月辭去邦聯所有職務,遷居阿肯色州達拉斯縣。1864年1月1日在得克薩斯州哈里斯縣逝世,終年55歲,安葬於休斯敦舊城公墓。[6]

Remove ads

另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