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索布札二世

史瓦帝尼國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索布扎二世
Remove ads

索布扎二世史瓦帝語Sobhuza II,1899年7月22日—1982年8月21日),尊號恩格溫亞馬史瓦帝語Ngwenyama),史瓦帝尼國王。出生於英國保護下的史瓦帝尼,在出生當年即接替父親嗣位,並由祖母攝政,直到1921年加冕,1968年史瓦帝尼脫離大英帝國獨立後成為首任國王,在位期間實行君主專制,取消政黨、打擊異己,直到1982年逝世,他也是可確認的世界歷史中在位最久的君主之一。

事实速览 索布扎二世Sobhuza II, 史瓦帝尼國王 ...
Remove ads

早年生涯

索布札二世生於1899年7月22日[1],他的父親恩格瓦尼五世在同年12月10日過世,使年僅數個月的索布札二世便繼承了王位。由於繼位時過於年幼,前期由他祖母拉博齊貝妮·姆德盧莉英語Labotsibeni Mdluli代為攝政,直到他1921年12月22日正式加冕親政為止[2]。而他本人則相繼在史瓦帝尼宗博澤(Zombodze)國立學校和南非東開普省的勒弗戴爾(Lovedale)學院接受教育,以後又前往英國留學[3]

青年國王

1921年12月,索布札加冕親政,並獲得英國承認為保護國君主[2],但在當時斯威士蘭是英國的保護國,因此,索布扎在國內的角色大多是禮儀性的,即位伊始,索布札曾試圖解決史瓦帝尼1907年被白人定居者占領的土地問題,試圖藉此恢復君主制在史瓦帝尼的聲望,為此,他首先率領代表團前往倫敦覲見英皇佐治五世,請求佐治王將土地歸還給史瓦帝尼人民。1926年,他再次就土地問題向英國樞密院司法委員會提出上訴。然而,英國於1890年通過的《外國管轄法》實際上將英政府在史瓦帝尼保護國的行政行為置於英國法院管轄範圍之外,索布札的努力也無疾而終[4]:28-29[5]。學者休·麥克米倫認為,索布札爭取土地歸還的失敗是斯威士蘭歷史上的一個分水嶺,索布扎因此終於放棄了對英國殖民統治影響的消極抵抗,轉而利用民族傳統作為動員民眾的武器,以維持王室和酋長權威[6]。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基督教傳教團開始向斯威士蘭青年提供的教育,但索布扎認為基督宗教的教育會破壞斯威士蘭人的國族認同,從而導致社會解體。對此,他認為學校應該恢復傳統的伊布托制度,但這個想法引發了當地傳教團、白人定居者和一些本土知識分子的強烈不滿[4]:30-31

1934年,他接見了前來南部非洲考察的英國人類學家布羅尼斯拉夫·馬林諾夫斯基,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馬林諾夫斯基在離開史瓦帝尼後仍然關注斯威士蘭事務,並曾兩次介入該國內政,以維護國王的權威和利益[4]:33-35,與此同時,英國政府試圖讓斯威士蘭及巴蘇陀蘭、貝專納蘭併入南非聯邦,索布札也利用馬林諾夫斯基作為渠道,爭取英國媒體及議員對斯威士蘭的支持[4]:35-36。1953年,他出席了在倫敦舉行的伊麗莎白二世加冕禮[5]

20世紀60年代初,索布扎在促成國家獨立的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反對英國政府提出的後殖民時期西敏制對君權的約束,並透過顧問建立了旨在推動史瓦帝尼獨立的因博科德沃民族運動黨[1],1967年4月,斯威士蘭舉行大選,因博科德沃民族運動黨英語Imbokodvo National Movement取得了議會的全部席位,該國也隨即於1968年9月6日宣布獨立[7]

Remove ads

獨立君主

1968年9月6日宣布獨立後,索布札亦成為史瓦帝尼真正的國家元首[8]:64。在建國之初,英國協助斯威士蘭制訂了憲法,組建了雙院制的國會,當時的斯國也有政黨活動,但索布扎隨即在1973年4月12日取締了國內的所有政黨,同時解散議會,並自行管理國家行政、立法及司法權力,改革了選舉方式,肅清異己,反對君主的政治家安布羅斯·茲瓦尼德語Ambrose Zwane等人因此遭到逮捕,被迫流亡國外[8]:65[9]。在對待種族問題上,索布扎反對黑人與白人相互歧視,也接受白人公民參與該國政治。為了維持君權,索布札堅持史瓦濟族習俗,號召民眾發揚民族傳統,又鼓勵引入先進國的技術[8]:64-65。在經濟上,斯威士蘭的主要產業長期被歐洲國家和南非壟斷,政府曾試圖透過發展民族工業、提高本國公民就業率以改善經濟受制於人的狀況,但收效甚微[8]:65-67

索布札二世在位期間奉行親歐美反共的外交政策,並在國家獨立當日便與中華民國建交[10]。在獨立初期,由於斯威士蘭被南非葡屬東非包圍,該國仍對南非有經濟依賴,並與南非維持着緊密的聯繫,但斯國也反對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並主張以《路沙卡宣言英語Lusaka Declaration》為基礎與南非展開對話[11]:28-29[12],與此同時,斯威士蘭亦加強了與其他大英國協成員國的外交關係,因當時的教育水準仍然有限、並缺乏獨立興辦大學的條件,故斯國繼續與波札那賴索托舉辦聯合大學英語University of Botswana, Lesotho and Swaziland[13],直到1982年史瓦帝尼大學成立為止[14]。1975年,莫桑比克獨立建國後,斯威士蘭立即與之建立邦交,兩國元首亦於1976年舉行了會談,以鞏固邦誼[11]:30

逝世

索布札二世於1982年8月21日駕崩[15],安葬於洛班巴,其陵寢也被史瓦帝尼官方開放為紀念館,以供民眾瞻仰[16]。按照史瓦帝尼的傳統,王位繼承人不一定是長子,因此,在索布札逝世後,其諸子孫為了爭奪王位,展開了激烈角逐,之後王室達成共識,由澤莉維王妃擔任攝政王太后,1983年,其子馬科塞蒂韋(Makhosetive)被選為王位繼承人,隨即赴英留學,其生母恩彤碧王妃也接替澤莉維擔任攝政,直到馬科塞蒂韋於1986年返國加冕為恩史瓦帝三世[17]

個人生活及形象

索布扎國王因子嗣眾多而被稱為「史瓦濟之牛」[15]。據斯威士蘭國家信託委員會(Swaziland National Trust Commission)記載,索布扎二世國王娶了70位妻子,在1920年至1970年間為他生育了210個子女,約有180個子女沒有夭折,其中也包括後來繼承王位的恩史瓦帝三世及祖魯王后曼特豐比英語Mantfombi Dlamini[18],另外,索布札還有一個兒子曾與南非總統曼德拉之女澤納妮·曼德拉-德拉米尼英語Zenani Mandela-Dlamini結婚,但已經離婚[19],截至2000年,他有97個子女尚在人世。他去世時,孫輩已超過1,000個[20],史瓦帝尼的軍政要職也多由他的這些子孫擔任[21]

身為史瓦帝尼國王,索布札在國內擁有豪華別墅,但他從不曾住在其中,而是選擇住在附近簡陋的土房子內,其在國內也擁有不可冒犯、至高無上的地位,擔任國內最高學府史瓦帝尼大學的名譽校長[22],索布札還透過史瓦濟的民族傳統維持自己的權威,亦受到國民的尊敬,被稱為「恩格溫亞馬」,亦即「獅王」[2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