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內陸太攀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內陸太攀蛇(學名:Oxyuranns microlepidotus),又名細鱗太攀蛇、西陸太攀蛇、內陸盾尖吻蛇,屬眼鏡蛇科太攀蛇屬,是澳大利亞中東部半乾旱地區的特有蛇種。[2]居住在這些地區的土著澳大利亞人稱其為「Dandarabilla」。[3][4]內陸太攀蛇率先於1879年由弗雷德里克·麥科伊(Frederick McCoy)發現並描述,之後又於1882年由威廉·約翰·麥克萊(William John Macleay)發現並描述,但在接下來的90年中,由於找不到更多的標本,內陸太攀蛇對科學界來說是一個神秘的物種,對於該物種的認知直到1972年其被重新發現之前基本停滯。[5]


內陸太攀蛇是世界毒性最強的陸棲蛇類。基於小鼠的半數致死量值,它的毒液毒性是迄今為止所有毒蛇中最強的,甚至比海蛇還要強。[6][7][8]人體心臟細胞培養測試表明,內陸太攀蛇具有爬行動物中毒性最大的毒液。[9][10][11]與大多數蛇類不同,內陸太攀蛇的毒液特別適合殺死恆溫動物,所以也是專業的哺乳動物獵手。據估計,被內陸太攀蛇一次咬傷便具有足夠的殺傷力,可以殺死至少100名成年人,[12][13]並且根據咬傷的性質,如果不進行治療,其有可能在30至45分鐘內殺死人類。[14]
內陸太攀蛇是一種速度極快且敏捷的蛇,能夠以極高的準確度立即攻擊任何物種,經常會在同一次攻擊幅度中發出多次攻擊,[15][16]並且幾乎每次攻擊都能向被攻擊物種植入毒液。[17]
雖然內陸太攀蛇極具毒性且善於攻擊。但與更加激進的海岸太攀蛇相比,內陸太攀蛇通常非常害羞,喜於隱居,[18]性格平靜且更偏向擺脫威脅。[19] 然而如果被激怒、[20]處理不當[21]或在逃跑時被干擾,會進行自衛並攻擊。 [22]此外由於內陸太攀蛇生活在偏遠的地方,很少跟人接觸,[23]因此根據其性格與年致人死亡數方面,內陸太攀蛇並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致命的蛇。[24]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