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練習曲作品10第2號 (肖邦)
蕭邦為鋼琴獨奏所作的練習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練習曲作品10第2號(民間簡稱「螞蟻爬樹練習曲」[1]或「半音練習曲」[2])是弗雷德里克·肖邦為鋼琴而作的一首a小調練習曲,與第一首練習曲同時於1829年11月創作[3]並同時於1833年發表。[4] 這首練習曲主要訓練3、4、5指演奏半音階的技巧。[5]
背景及訓練技巧
在17世紀,在演奏音階時使用大拇指一般是禁止的,隨着時間的轉變,作曲家漸漸意識到練習半音階的重要性,但是這些作曲家們一般是用1、2、3指演奏,這就導致了演奏者的4、5指(無名指和小拇指)缺乏獨立性。即使在現代,許多教材建議的半音階的指法仍不包括4、5指。[6]這首練習曲讓右手的3、4、5指演奏半音階,讓1、2指演奏伴奏性質的雙音,對比很要求手腕的控制的第一號練習曲,主要練習的是手指的獨立性。[5]
作品10的第一首練習曲的調性為C大調,而此練習曲的調性為a小調,是前一首練習曲的關係小調,一篇學術論文指出,雖不像巴赫的平均律鍵盤曲集那樣完美,肖邦寫作的24首練習曲大致都按照關係大小調排列。[6]因為此曲訓練技巧的特殊性,肖邦親自編寫了詳細的指法。[7]
結構
此曲速度為快板(肖邦寫的節拍器標記為=144),拍號是
拍,情緒比較憂鬱[8]。中段由第25小節的F大調開始,經由g小調之後轉至原調a小調。這首練習曲讓右手的3、4、5指快速演奏半音階,大部分時間裡1、2指每一拍演奏一次帶伴奏性質的雙音。左手是輕巧的低音與和弦的交替,少數地方有八度雙音,最後一小節結束在平行大調A大調的主和弦上。[9]肖邦在譜面上要求演奏者做持續的連奏(sempre legato)。此曲在整套肖邦練習曲中難度較高,[10]甚至有些學者(如伊西多爾·菲利普)認為它是肖邦練習曲(甚至所有練習曲)中最難的。[11]
改編
利奧波德·戈多夫斯基的為肖邦練習曲而作的練習曲集第三首把此曲改編成左手獨奏,第四首把旋律給左手演奏,並讓右手彈持續的八分音符。[12]
演奏
除了如阿爾弗雷德·科爾托等錄製過肖邦24首練習曲全集的鋼琴家錄製過此曲的演奏之外[13],中國鋼琴家王羽佳12歲時在《中國傑出音樂少年》專輯中、郎朗13歲時在一次音樂會中也演奏過此曲。
此曲是第17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初賽規定必彈的練習曲之一,其他兩首分別是作品25第11號和作品25第6號 [14],但在第18屆比賽中取消了該規定。[15]
外部連結
參考樂譜
- Chopin - Etudes, Op. 10. Performer's Edition. [2022-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24) (英語). (Peters版本)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