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

中華民國政府機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簡稱防衛韌性委員會,是中華民國總統府針對全社會防衛相關政策而成立的任務編組諮詢單位,由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親自擔任召集人;副召集人為副總統蕭美琴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吳釗燮執行秘書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內政部部長劉世芳;內政部及國家安全會議擔任議事幕僚主責機關,總統府第一局等相關單位擔任行政幕僚;顧問為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總統府戰略顧問霍守業全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敏雄;委員有23名,包括政府機關代表6名、民力訓練暨運用7名、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2名、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3名,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5名。

事实速览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 機構概要 ...

2024年6月19日,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滿月記者會表示,世界都在關注台灣如何能夠展現強大的自我保護韌性,他將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進行全方位的盤整,更要提出對策、解決問題,來強化國防、民生、災防、民主四大韌性,打造更強而有力的民主社會。賴總統提到,要擴大民力的訓練與運用,加強物資整備與維生配送的系統,強化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更要健全社福醫療網絡和避難設施,也要確保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的安全[1][2]

Remove ads

歷史

2024年9月26日,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召開首次會議。會議議程由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進行「全社會防衛韌性規劃與挑戰」專題報告[3]

2024年12月,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重點進行桌上推演成果報告[4]。總統兼召集人賴清德並宣布自2025年開始,針對防空與救援的「萬安」、「民安」演習,重新整合為「2025城鎮韌性演習」,驗證民防、災防體系執行保護國人行動的能力[5]

2025年3月,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移師臺南,透過實地演練驗證「民力調度應變」、「鄰近縣市資源整合」及「社區防災協作」量能,提升臺灣韌性[6]

2025年6月26日,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表示,政府未來會持續盤整各部會資源和力量,反覆檢討、精進作為,讓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建構工作更加穩健和堅實。7月為「國家團結月」,將透過漢光41號演習和城鎮韌性演習的驗證[7],向國際社會展現臺灣人堅強的防衛意志與自我保護的決心。籲請全體參與發揮全民防衛最大力量。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