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紅星電影院 (青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红星电影院 (青岛)map
Remove ads

36°4′1.5″N 120°18′49.5″E

事实速览 紅星電影院, 別名 ...

紅星電影院,或稱紅星影院,曾用名福祿壽大戲院,是原址位於中國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中山路61號的一處電影院,其建築建於1902年,原為糕點店、餐廳,1921年改為電影院。1977年至1979年拆除重建,曾經是青島市最大的電影院,2004年拆除。

歷史

Thumb
凱寧咖啡餐廳

紅星電影院址最初建築建於1902年,為德國人威廉·里希特(Wilhelm Richter)開設的麵包糕點店,1904年遷至直隸街(今河北路)。1904年9月,德國人恩斯特·凱寧(Ernst Keining)申請在此開店,於是在此開設凱寧咖啡餐廳(Restaurant & Café von E. Keining[1]。1914年日軍占領青島後,凱寧於1916年被日軍逮捕關入戰俘營[2]

1921年,此處被英國商人改建為劇院兼電影院,名為「中西大影戲園」,當時僅有400個活動座椅,附設茶食糕點部。1923年經歷改建,並改名為「中國大舞台電影館」,以放映無聲電影為主,多為歐美電影,也有部分中國風景影片,有時晚上舉行舞會,或電影戲劇合演,下午1點至5點放映,晚上7點開演。1925年2月,經孫中山委任為國民會議特派宣傳員的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黨員王盡美,經中共青島支部書記鄧恩銘、國民黨左派魯佛民等人協助下,在中國大舞台電影館召集青島各界30多個團體300餘人集會,宣講孫中山革命主張[3],號召擁護孫中山提出召開國民會議的倡議,會後成立青島國民會議促成會。[4][5][6]

1927年,影院經全面翻新改造,門前設小平台,門內為過廳,過廳後為觀眾廳,有固定座位500個,同年11月13日落成開幕,更名為「福祿壽大戲院」(Folozu Theatre)。影院每天放映兩場,分別為下午5點15分和晚上8點半,周六周日各增加一場。據記載,該影院「對於名貴影片不惜重金租演」,開幕4個月又17日後統計觀眾人數達51238人次,「開青島電影界未有之盛況」。1930年代初開始放映有聲電影,1930年代中期開始每天放映電影4場,後期增加到連續5場,多放映好萊塢影片,時而演出歌舞、戲劇,明月歌舞團曾在此演出[7]。該影院長期由英國人經營,1947年改由上海資本家王淮臣接管,趙星火、陳嘉惠代理經營[4][6]

Thumb
1980年代的中山路(肥城路路口以南),照片中的高層建築自左至右為紅星電影院、青島飯店、第一百貨商店

1949年6月青島解放後,電影院以放映中國電影為主。1956年5月1日改名「福祿壽新聞電影院」,專門放映新聞紀錄片、科教片。1958年,影院由公私合營改為國營,並全面維修,增加至750個座位,放映機改為中國產松花江牌電影放映機,影院改名「紅星電影院」。1975年,影院經上級批准拆除重建,由山東省文化廳和青島市財政共同出資50萬元,重建為4層,設座席1070個(樓上390個,樓下680個),有東風牌放映座機兩台,1979年完工[6](一說1977年1月竣工[4])。1982年購置金屬銀幕。1987年3月21日,影院被廣電部授予「1986年度全國電影發行放映系統先進單位」稱號。同年,影院自籌資金將主體建築由原來的4層增加到5層,新增面積1180平方米。此後,山東省文化廳和青島市文化局出資50萬元,將其改造成為立體聲電影院。1997年由青島雄業實業有限公司投資680萬元人民幣(含100萬停業補償)對電影院進行全面改造,增加營業面積1642平方米,使經營面積達到4400平方米,共設三個電影廳、四個影視廳,成為功能齊全的綜合性電影院。2000年底,影院整修重開了音樂茶座、棋牌室、影視溫馨廳數間[6]

2001年,青島市人民政府原計劃對影院維修改造,但因影院處於中山路改造範圍內,因此暫緩改造。2003年12月,影院停業[8]。2004年3月18日,紅星電影院拆除[6]。同期同街區被拆除的還有中山路肥城路路口的福利洋行商業綜合樓、寶滿洋行、肥城路4號、肥城路6號、中山路曲阜路路口的青島飯店等建築。該街區現為悅喜客來商場。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