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紅燈記
京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紅燈記》是中國在20世紀文化大革命期間的一齣京劇,被列為樣板戲、紅色經典之一。

歷史
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創作室電影編劇、劇作家沈默君1957年下放到鐵道兵農墾局雲山畜牧場(今雲山農場)、八五〇農場,獲取了偽滿時期密虎鐵路扳道工與日寇作鬥爭的素材;後借調到黑龍江省委宣傳部搞創作,在哈爾濱又收集到北滿抗聯地下交通員英勇鬥爭的故事。這些形成了《紅燈記》的素材。1962年5月開始,沈默君、羅國士創作電影劇本《自有後來人》,1963年電影在全國上映。1963年哈爾濱市京劇院根據電影劇本演出京劇《革命自有後來人》。凌大可、夏劍青改編成滬劇《紅燈記》。中宣部副部長兼文化部副部長林默涵指示中國京劇院總導演阿甲排演京劇《紅燈記》。1964年兩個京劇版同時參加了全國現代京劇觀摩匯報演出。江青決定把兩個劇合併為《紅燈記》,主角從李鐵梅變為李玉和,劇中人王金才改名王連舉,還改變了一些唱腔、動作、場景的設計。1965年初,《紅旗》雜誌發表了署名翁偶虹、阿甲根據同名滬劇改編的現代京劇《紅燈記》劇本。[1]
Remove ads
故事情節
在抗日戰爭期間,滿洲國某地「隆灘火車站」(原型為京圖鐵路龍潭山站[2]),鐵路扳道工李玉和與巡警王連舉都是中國共產黨地下黨員。他們救下了被日本憲兵追擊的地下交通員(負責運送情報的人)。交通員把一份電報密碼表交給李玉和。日本憲兵隊隊長鳩山通過檢驗王連舉的槍傷識破他的身份,王連舉不堪受刑而招出李玉和。李玉和與他的母親(非親生)李奶奶因不肯交出密電碼被殺害,李的女兒李鐵梅(非親生)因鳩山要放長線釣大魚而被釋放。李鐵梅在鄰居的幫助下把密電碼帶到郊外柏山上的游擊隊處,游擊隊伏擊追擊而來的鳩山、王連舉等並把他們擊斃。
場次
- 第一場:接應交通員;
 - 第二場:接受任務;
 - 第三場:粥棚脫險;
 - 第四場:王連舉叛變;
 - 第五場:痛說革命家史;
 - 第六場:赴宴斗鳩山;
 - 第七場:群眾幫助;
 - 第八場:刑場鬥爭;
 - 第九場:前赴後繼;
 - 第十場:伏擊殲敵;
 - 第十一場:勝利前進。
 
電影版的主要演員(含樂隊)
- 
			
			李鐵梅
 - 
			
			李奶奶
 - 
			
			李玉和
 
流行唱段
-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 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 天下事難不倒共產黨員
 - 做人要做這樣的人
 - 渾身是膽雄赳赳
 - 學你爹心紅膽壯志如鋼
 - 血債還要血來償
 - 打不盡豺狼決不下戰場
 - 這才是水中撈月一場空
 - 雄心壯志沖雲天
 - 黨教兒做一個剛強鐵漢
 - 光輝照兒永向前
 - 仇恨入心要發芽
 
其他藝術形式
香港新聯影業公司出品粵語文藝片《紅燈記》(1968年2月11日首映)。
主要演員:
相關人物
現況
圖像
- 
			
			1967-08 1967年 紅燈記
 - 
			
			1967-08 1967年 紅燈記
 
注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