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納粹優生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納粹優生學,是由納粹德國提出的一種優生學說,是納粹主義理論的一種。該學說認為要通過人工選擇篩選出符合「北歐人種」/「雅利安人種」特徵的人群並藉此來提高德國人的人口素質。[1]

受同時期美國(尤其是加利福尼亞州)的啟發,希特勒在上台前就資助和支持德國國內的優生學研究。希特勒上台後將優生學納入到政府的種族政策之中。
納粹優生政策將消滅目標瞄準德國境內「不配活下去」的人,包括被監禁者、異見者、退化病者,因遺傳而導致的身體或智力有缺陷(兩者被統稱為弱智)者。被診斷為「弱智」的人是強制絕育的主要目標,以下提到的人也會被歸類為弱智:[2]
- 癲癇患者;
- 精神分裂症患者;[3]
- 躁鬱症患者;
- 腦性麻痺或肌肉萎縮症患者;
- 視力 / 聽力受損者;
- 同性戀者或異性裝扮者(在當時的德國,異性裝扮者指雙性人、跨性別者,尤指跨性別女性);
- 任何被被認為是愚鈍、疲弱、瘋癲的人。[4][5]
在優生計劃實施過程中,有超過40萬人被強制絕育。在T-4行動中,30萬人被殺害。數千人死於強制絕育手術後的併發症,這其中大部分的受害者是被強制實施輸卵管結紮的女性。
1935年6月,希特勒及其內閣發布了七項法令,在其中第五條法令有提到要要求加快絕育進度。希特勒認為實施強制絕育以及滅殺精神病患者,對於減輕精神病院過度擁擠的壓力有不小的效果。1939年9月1日,即德國軍隊進攻波蘭的那一天,希特勒開始實施殺死精神病患者的計劃。該計劃從未以立法的方式對外公佈,但希特勒保證,所有參與者都不會受到法律的懲戒。[6]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