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維克托·切爾諾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克托·切尔诺夫
Remove ads

維克托·米哈伊洛維奇·切爾諾夫(俄語:Ви́кт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Черно́в羅馬化Viktor Mikhaylovich Chernov;1873年12月7日—1952年4月15日),俄國革命家、政治家、社會革命黨建立者之一,是該黨主要的理論家。

事实速览 維克托·切爾諾夫 Виктор Чернов, 全俄立憲會議主席 ...

二月革命後,曾在俄國臨時政府中擔任農業部長,後擔任俄國立憲會議主席[1]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經歷

參與革命

農業社會主義聯盟

社會革命黨的成立

1905年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5年9月,切爾諾夫參加了齊美爾瓦爾德會議,譴責帝國主義戰爭。

1917年革命

4月8日,切爾諾夫與阿夫克森齊耶夫薩文科夫等人回到俄國。不久,當選為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副主席。

5月5日起,擔任臨時政府農業部長。

在社會革命黨內左翼和右翼的衝突中採取中派立場,主張調和,建立清一色社會主義政府俄語Однородное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е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

9月,科爾尼洛夫發動叛亂,切爾諾夫隨即自臨時政府辭職。

社會革命黨分裂

11月初,社會革命黨中央委員會將參與試圖與臨時政府爭奪彼得格勒軍隊控制權的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左翼黨員開除出黨,社會革命黨正式分裂。

十月革命後

11月7日,布爾什維克與左翼社革控制的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動起義,推翻臨時政府。

11月8日凌晨,為了表達對布爾什維克起義的不滿,社會革命黨黨團退出全俄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切爾諾夫隨後參與了反對布爾什維克的拯救祖國和革命委員會俄語Комитет спасения Родины и революции的工作[2]

11月-12月,在維克熱爾的壓力下,布爾什維克與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進行了聯合政府談判。切爾諾夫希望成為人民委員會主席,並將激進布爾什維克(列寧、托洛茨基)逐出政府。由於苛刻的要求和布爾什維克的軍事勝利,談判破裂。最終組成了布爾什維克與左翼社革的聯合政府。

1918年1月18日,在立憲會議上擊敗左翼社會革命黨斯皮里多諾娃當選為會議主席。由於會議未通過《被剝削勞動人民權利宣言》,布爾什維克和左翼社革退出了立憲會議[3]

1月20日,立憲會議被解散。

流亡國外與晚年生活

1920年9月,切爾諾夫流亡愛沙尼亞,創辦了《革命俄國》作為社會革命黨的新機關報。積極支持坦波夫起義喀琅施塔得起義

1922年移居德國,繼續從事社會政治和文學新聞活動。1931年移居法國,1940年移居葡萄牙。

1941年,移民美國,在美國當局取消對他的資助後,依靠寫文章和回憶錄維持生活。

家庭

評價

作品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