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羅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羅典(1718年—1808年),字徽五,號慎齋,湖南長沙府湘潭縣鼓磉洲南岸鷓鴣坪人,清朝政治人物、學者,曾任嶽麓書院山長。
生平
乾隆十二年(1747年)丁卯科湖南鄉試第一名舉人(解元)[1],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二甲第三十七名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二十一年(1756年)任河南鄉試副考官,二十四年(1759年)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同年升江南道監察御史,二十七年(1762年)任河南鄉試正考官,二十八年(1763年)任會試同考官,三十年(1765年)任四川學政,歷任吏科給事中、工科給事中,升鴻臚寺少卿,以母老致仕歸里,不再出仕[1]。
學術思想
羅典精通漢學,採用漢代經學家「字批而句疏」的訓詁詮釋之法,並有所創新。擅長制藝,精通經學,亦能作詩。
羅典一生以培養人才為己任,曾提出「非專衡文,當以育才為本」的主張。擔任嶽麓書院山長後,又提出「堅定德性,明習時務」的育才思想。羅典十分重視美育教育和嶽麓書院的環境美化,在書院後面建造園林,栽植花木;挖池塘,養游魚。
著作
- 《羅鴻臚集》
- 《凝園詩抄》
- 《讀書管見》
- 《讀易管見》
- 《讀春秋管見》
- 《讀詩管見》
- 《今文尚書管見》
- 《九江考》
- 《廣養生說》
- 《凝園詩文集》
學生
評價
嚴如熤評價羅典說:「先生雖以制藝一世,而精神專注則在經。其治經也,以古人簡質文字,無間剩,即經詁經,字批而句梳之,既皆有確切註腳,則通之一章,又通之全篇。全經有所窒,則廢寢食,夜以繼日,必得其融貫而後安。」,「立說時出新義……實闡古人不傳之秘。」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