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羅德西亞長頸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羅德西亞長頸鹿(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 thornicrofti,英語:Rhodesian giraffe),別稱贊比亞長頸鹿[2]和索氏長頸鹿(英語:Thornicroft’s giraffe),是長頸鹿的一個亞種,生活在贊比亞南端的盧安瓜河谷地區。[3]截至2012年,羅德西亞長頸鹿共550頭,均為野生個體,無人工繁育。雄性羅德西亞長頸鹿能存活22年,雌性能存活28年。[4]該物種名自哈利·斯科特·索恩克勞馥,他曾任西北羅德西亞(如今的北羅德西亞)行政長官。[5]
Remove ads
描述
羅德西亞長頸鹿身材修長,脖子很高,[6]舌頭很長,呈暗色,皮骨角呈膚色。[7]其毛髮和其他長頸鹿類似,有着棕黑色的斑塊,由黃白色的細紋隔開。[7]雄性長頸鹿的毛髮,尤其是斑塊部分,隨着年齡的增長會變深。雖然人們尚無法通過其毛髮顏色直接估計其年齡,但可以推斷兩頭羅德西亞長頸鹿之間的相對年齡。[4]
棲息地
飲食結構

羅德西亞長頸鹿喜食樹和灌木叢的葉、嫩芽。雨季,長頸鹿會食用落葉植物,到了旱季則轉為常綠植物和半落葉植物,此外它們偶爾也會吃花、果、莢果等。羅德西亞長頸鹿屬反芻動物,用前胃進行發酵。其食物占體重2.1%(雌性)或1.6%(雄性)。雖然羅德西亞長頸鹿會通過食物補充水分,但水源充足的情況下它們也會定期喝水。長頸鹿在食用樹葉時會偏好相思樹,食用樹葉時會促進相思樹樹苗的生長。[9]
繁殖
羅德西亞長頸鹿全年都處於繁殖期。它們在六歲左右達到性成熟,隨後平均每677天會繁殖新的一胎。大約一半的幼崽會在一歲以前夭折,通常由於捕食活動引起。比較特別的是,長頸鹿在哺乳期可再度懷孕。[10]
保育
羅德西亞長頸鹿是贊比亞的特有種,其種群數量不到550頭,均為野外個體。因長頸鹿受到遊客的熱烈歡迎,生態旅遊極大地促進了長頸鹿所有亞種的保育。[11]截至2018年,羅德西亞長頸鹿被IUCN劃為易危物種。[1]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