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羊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羊烈是西晉太僕卿羊琇的九世孫,北魏梁州刺史羊祉弟弟的兒子,父親羊靈珍是北魏兗州別駕。羊烈年少通達聰慧,注重自身的修養,有成人的風範,喜好讀書,能談玄理,以玄學而知名。北魏孝昌末年,羊烈的堂兄羊侃任太山郡太守,占據太山郡起兵向南梁叛變。羊烈暗中知道了羊侃的謀劃,深深害怕禍及全家,就和堂兄廣平郡太守羊敦奔赴洛陽告發禍難。朝廷將要重獎羊烈,羊烈對人說:「這好比是砍掉自己的手來保住整個身軀,保存重要的,怎能因為堂兄的失敗為自己謀取利益?」羊烈最終也沒有接受獎賞[2][3]。
虛齡十七歲時,羊烈被兗州徵召出任主簿,又兼任兗州贊治[1]。刺史本來正為政事憂慮,羊烈因為辦事幹練而有成效受到知遇。羊烈以太師咸陽王元坦的太師行參軍為起家官,升任秘書郎。高洋最初擔任儀同三司、開府時,任用羊烈擔任倉曹參軍事[4]。天保初年,羊烈出任步兵校尉[1]、輕車將軍,不久兼任並省比部郎中,出任主衣都統,又接受敕令兼任領軍大將軍府事,屢次出任左民侍郎、右民侍郎,轉任尚書祠部郎[1],所在都被稱為稱職。天保九年(558年),羊烈出任黎陽郡太守,食干衛國縣[1],治理地方有能幹的名聲。當時北齊境內多次爆發蝗災,黎陽郡境內卻是一點蝗蟲都沒有,齊文宣帝下敕書褒獎稱讚。皇建二年(561年),羊烈升任光祿少卿,加龍驤將軍、兗州大中正,又進號平南將軍。天統年間,羊烈出任太中大夫,外任東郡太守[1]。武平初年,羊烈出任驃騎大將軍[1]、義州刺史,很快因為年老患病返回故鄉[5][6]。宣政元年(578年),羊烈出任鄉郡太守[1]。開皇六年二月壬午朔十六日丁酉(586年3月11日),羊烈在沙丘里捨去世,虛歲七十有四,開皇九年六月壬戌朔十一日壬申(589年7月29日)遷葬於宮山以南[1]。
羊烈家族世代操守清白,家庭有品德修養,受到世人的稱讚,家中的女子從沒有改嫁的。北魏太和年間,羊家在兗州造了一所尼姑寺,家中女性守寡又無子女的都出家作了尼姑,而且都嚴守戒律。天統年間,羊烈和尚書畢義雲爭奪兗州大中正的職務,畢義雲極口稱讚東平畢氏門閥高,說我家幾代人都是兗州刺史,你家世代都是我家的下屬。羊烈回答說:「你家自從畢軌被殺以後,就一直沒出過傑出人才,近代的刺史都是在戰場上因為征戰得來的,有什麼值得說的?哪裡比得上我家東漢河南尹羊陟、西晉太傅羊祜,名望德行、學問品行,流芳百世。而且我家男子雅正,女子貞節,足以稱的上冠族,其他方面也都值得大家稱道。」羊烈這樣說大概是諷刺畢義雲家庭的淫亂[7][8]。
Remove ads
其他
羊烈曾經為道經和佛經做註解,達到七十多卷[1]。
家庭
- 羊哲,濟南相[1]
- 羊規之,北魏營州刺史[1]
- 羊修,北齊尚書左丞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