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25年2月美俄利雅得峰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5年2月美俄利雅得峰会
Remove ads

2025年2月18日,由馬爾科·盧比奧率領的3名美國代表和由謝爾蓋·拉夫羅夫率領的2名俄羅斯代表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會面[1],討論改善俄美關係以及結束烏克蘭戰爭的計劃[2]。儘管此次會議主要討論烏克蘭問題,但沒有烏克蘭歐洲代表團受邀參加峰會[2][3]。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駁斥了烏克蘭對烏克蘭未受邀參加峰會的擔憂,並明顯暗示烏克蘭應為戰爭負責[4]。利雅得峰會是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美國和俄羅斯之間最廣泛的外交會面[5]

Thumb
會面現場

背景

此次峰會是在唐納德·特朗普於2025年2月12日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通話後不到一周舉行的(亦是盧比奧上任以來第二次訪問沙特阿拉伯[6]),通話內容廣泛,特朗普和普京同意開始談判以結束烏克蘭戰爭[7][8]。峰會前一天,多位歐洲領導人在巴黎會面,討論烏克蘭戰爭問題[9]。峰會召開時,俄羅斯軍隊已在烏克蘭東南部緩慢取得進展,但烏克蘭軍隊仍占領着俄羅斯蘇賈周圍的部分地區[10][11]。特朗普此前曾承諾在24小時內結束烏克蘭戰爭,但後來他收回了這一承諾,稱其政府的新目標是在上任後100天內結束戰爭。此次峰會是在2025年慕尼黑安全會議結束僅兩天後舉行的,美國副總統JD·萬斯在會上發表了幾項關於歐洲的有爭議的言論,批評德國主流政黨對德國極右翼政黨設置防火牆,並淡化俄羅斯對歐洲的威脅[12][13]

2025年2月16日,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表示,烏克蘭和歐洲將成為未來結束戰爭的任何「真正談判」的一部分。特朗普總統同一天表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將參與」和平談判[14]

Remove ads

會談

此次通話和峰會代表着美國對俄外交政策的重大轉變,特朗普批評了烏克蘭在戰爭中的和平談判,稱「我對烏克蘭非常失望」,「你們(烏克蘭)已經在那裡三年了。你們應該在三年前就結束它——你們就不應該開始它(俄羅斯-烏克蘭戰爭)。你們可以達成協議」[4][8][15]。特朗普後來說,俄羅斯確實入侵了烏克蘭,但美國不應該讓俄羅斯進攻[16]。峰會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的迪里耶宮舉行[17]。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和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分別率領美國和俄羅斯代表團出席[2][18]。在美國方面,馬爾科·盧比奧、史蒂文·威特科夫邁克·沃爾茲代表美國出席峰會,而謝爾蓋·拉夫羅夫和尤里·烏沙諾夫代表俄羅斯出席[18]。此前一天,多位歐洲官員在巴黎舉行會議,討論烏克蘭戰事以及美國近期外交政策的轉變,包括提議向烏克蘭派遣維和部隊[4][19]。不過,拉夫羅夫在峰會上拒絕了北約在烏克蘭部署任何維和部隊的提議,稱「北約擴張、烏克蘭被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吸納是對俄羅斯聯邦利益的直接威脅」[4]。俄美還同意恢復對方使館的人員配備[5][20]

此次峰會亦為普京和特朗普未來會晤奠定基礎,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會晤可能在2月底之前舉行[21],但最終未能如願[20][22]。馬爾科·盧比奧表示,特朗普和普京之間的潛在會晤「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能否在結束烏克蘭戰爭方面取得進展」[23]

Remove ads

各方反應

Thumb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
  •  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因烏克蘭未獲邀參加利雅得峰會而取消了原定對沙特的訪問[3]。澤連斯基還表示,他不會接受任何未經烏克蘭同意強加給烏克蘭的協議[24]。此次峰會導致澤連斯基和特朗普的關係急劇惡化,特朗普稱澤連斯基為「獨裁者」,澤連斯基則稱特朗普處於「虛假信息泡沫」中[25]
  •  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稱,特朗普總統想知道俄羅斯是否認真想要結束戰爭,並表示「唯一的辦法就是考驗他們,基本上就是與他們接觸並說,『好吧,你是認真想要結束戰爭嗎?如果是,你的要求是什麼?你的公開和私下要求有什麼不同嗎?』」[23]。特朗普稱其有能力結束戰爭[26]
  •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認為,目前歐洲國家無需參與談判,並表示他們在《明斯克協議》中的表現已經證明明瞭自身的立場[27]
  •  英國:2025年2月19日,首相基爾·斯塔默致電澤連斯基,稱「在戰爭期間暫停選舉是完全合理的,就像英國在二戰期間所做的那樣」。斯塔默還「重申支持美國領導的實現烏克蘭持久和平的努力,以阻止俄羅斯未來發動任何侵略」[28]。斯塔默在2月22日第二次與澤連斯基通話後表示,他將支持烏克蘭與唐納德·特朗普進行和平談判,並表示維護烏克蘭主權「對於阻止俄羅斯未來的侵略至關重要」[29]
  •  波蘭:外交部長拉多斯瓦夫·西科爾斯基在峰會後表示,波蘭將最大限度地支持烏克蘭,並加大歐盟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制裁[30]
  •  芬蘭:2025年2月21日,外交部長埃利娜·瓦爾托寧表示:「烏克蘭的和平必須是公正和持久的。歐洲必須在支持烏克蘭方面發揮主導作用。我們必須繼續提供支持,以便烏克蘭能夠以儘可能強大的地位進行談判。沒有烏克蘭就不可能進行烏克蘭談判,沒有歐洲就不可能進行歐洲談判。」[31]
  •  愛沙尼亞:出席歐安組織冬季會議的愛沙尼亞代表團團長馬蒂·拉伊德馬表示,「全球力量關係正在我們眼前發生變化」,愛沙尼亞必須「盡一切可能」全力支援烏克蘭[32]
  •  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在回應利雅得峰會時表示,「虛假的和平只會給俄羅斯一個喘息的機會,以便為新的軍事進攻做準備,這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對烏克蘭、歐洲和美國都沒有好處」。他還表示,「無論我們是否願意,我們(德國)還需要進一步增加對烏克蘭的雙邊支持,並做出必要的預算決定」[33]
  •  拉脫維亞:議會議長戴加·米耶里納在會見立陶宛總理金陶塔斯·帕盧茨卡斯時表示,烏克蘭必須參與和平談判,並表示「歐洲的安全與烏克蘭的安全密不可分。我們越強大、越團結、越有韌性,我們就越能保障自己的安全」。此次會議還討論了波羅的海國家最近與統一電力系統斷網的問題[34]
  •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當局認為這有助於促成和平[35]
  •  匈牙利總理奧班·維克多認為,歐洲並未在烏克蘭問題的和平談判中獲得應有的地位。他批評布魯塞爾僅是支持戰爭,而非透過外交爭取發言權[36]
  •  斯洛伐克總理羅貝爾特·菲佐指責烏克蘭透過歐洲購買俄羅斯天然氣,變相為俄軍提供資金支持[37]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