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國派 (德國糕點)
德國糕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黑白曲奇(英語:Black-and-white cookies, half-and-half cookies)是一種曲奇餅,表面塗有兩種顏色的糖霜,一半是香草、一半是巧克力,常見於美國東北部和佛羅里達州。黑白曲奇的形狀是扁平圓形,密實的蛋糕底上塗有翻糖,在紐約都會區很常見的是塗上皇家糖霜。[1]半月曲奇(Half-moon cookies)是類似的甜點,略呈凸起的圓頂狀,在蓬鬆的天使蛋糕底上塗有糖霜,在紐約中部和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很常見。[2][3][4]
美國派(Amerikaner)是德國一種類似的烘焙甜點。
Remove ads
歷史
美國20世紀初,明暗對比的設計非常流行,其中包括烘焙食品和甜點;同時,以蛋糕為底的餅乾也很流行。烹飪歷史學家斯蒂芬·施密特(Stephen Schmidt)認為,黑白曲奇和半月曲奇是直接融合兩種流行趨勢的產品,並且將它們與美國南部的茶餅進行比較。[1]

黑白曲奇(Black-and-white cookies)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紐約曼哈頓約克維爾社區的格拉澤烘焙店(Glaser's Bake Shop),是該店最初具有代表性的食品之一,這家店由巴伐利亞移民於1902年創立。[5]
來到戰後時期,黑白曲奇已經成為美國阿什肯納茲猶太人飲食的一部分,深深扎根於紐約市和美國其他地方的猶太社區。[6][7]這種餅乾在紐約大都會地區,是許多猶太人麵包店的必備品,例如:摩舍麵包店(Moishe's Bake Shop)[1]、威廉·格林伯格甜品坊(William Greenberg's Desserts)。[6]
紐約意大利裔麵包店中,他們的食譜在軟糖下面,有時會有一層薄薄的杏醬。[1]

半月曲奇(Half-moon cookies)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紐約州尤蒂卡的赫姆斯特勞特麵包店(Hemstrought's Bakery),該店於1920年開始營業,1925年左右開始製作半月曲奇。[8][9]半月曲奇在尤蒂卡仍然很受歡迎,[10]當地媒體會公開爭論哪家麵包店製作的半月曲奇更好吃。[11][12]
半月曲奇一邊的糖霜,往往比另一邊的糖霜更厚,有時糖霜是塗在圓頂而不是平頂。[13]
美國派(Amerikaners)的裝飾通常與黑白曲奇相似,但可以放棄黑色巧克力,完全取代為香草糖霜。[14]它在德國的名字起源眾說紛紜,與黑白曲奇的關係也尚不清楚。有一派人聲稱,於1950年代在德國美軍基地服役的美國士兵,將這種甜點引進德國,或是這種甜點可能首先隨猶太移民帶到美國,然後再重新引進德國;[14]另一派人認為,這個名稱是「Ammoniakaner」這個詞的誤用,得名於「Ammoniumhydrogencarbonat」(碳酸氫銨,一種膨鬆劑)。[15]在前東德由於社會普遍的反美情緒,所以人們使用「Ammonplätzchen」(Ammonia cookies,氨水餅乾)這個名稱。[16]
種族隱喻
1994年《宋飛正傳》劇集〈晚宴〉(The Dinner Party)中,傑瑞和伊萊恩在紐約的一家麵包店等待時,吃下一塊黑白曲奇。他用黑白曲奇來比喻種族和諧,說巧克力和香草代表黑人和白人的融洽生活。傑瑞認為,如果曲奇上的顏色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那麼社會上不同種族的人也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這表明解決種族關係不佳的答案是「看看這塊餅乾吧!」(Look to the cookie!)[17]
2008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巴拉克·奧巴馬在佛羅里達州好萊塢的一家熟食店買了兩塊黑白曲奇,並說道:「這是團結餅乾。」(It's a unity cookie.)[18][19]
2015年《Tablet》雜誌的一篇專欄文章中,非裔美國人拉比沙伊斯·里雄(Shais Rishon)認為,這種餅乾的黑白清楚分明,更能體現種族隔離。[20]
Remove ads
另見
- 紐約飲食
- 酥餅和曲奇餅乾列表
- 尼尼什餡餅
- 粉色蛋糕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