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洲無鰭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美洲無鰭鰩(學名:Schroederobatis americana)為軟骨魚綱鰩目無鰭鰩科的一種[2]。於1962年首次由亨利·布萊恩特·比奇洛和威廉·查爾斯·施羅德爾正式命名為Anacanthobatis americana,其模式產地位於格瑞納達和委內瑞拉之間,北緯11°35',西經62°41',1973年,南非魚類學家Hulley提出Schroederobatis亞屬,並且它仍然是該屬中唯一的物種[3]。分布於中西大西洋加勒比海南部及南美洲北部海域,深度200至900公尺,本魚體盤呈心形,其寬度略大於長度,並且具有凸出的後邊緣,體盤的後尖端與身體不連接,並且延伸超過腹鰭的起點,吻尖長,末端有一根短而細的細絲,腹鰭的前葉長而細,與後葉明顯分開,尾細長,沒有背鰭,皮膚光滑,上表面顏色均勻呈灰褐色,下表面灰白色,至口後部有黑褐色斑駁[4],體長可達40公分,棲息在大陸坡沙泥底質海域,為深海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