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美韓共同防禦條約

美韓防務協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Remove ads

美韓共同防禦條約》(韓語:대한민국과 미합중국간의 상호방위조약大韓民國과美合衆國間의相互防衛條約?;英語: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是韓國美國於1953年10月1日簽署的一項軍事條約,在《朝鮮停戰協定》簽署兩個月後簽署,《朝鮮停戰協定》結束了朝鮮戰爭。根據該條約,兩國承諾在任一方面臨武裝攻擊時相互提供援助,並允許美國在與韓國政府協商後在韓國駐軍[1]

事实速览 類型, 簽署日 ...
Thumb
韓國世宗大王級驅逐艦和美國華盛頓號航母

詳細內容

該條約無限期有效,但若一國向對方提出終止通告,則該條約會在該通告發出時刻的整1年後失效[2]。依照此條約韓國已經在美國近50年參加的大多數主要戰爭中多次出兵幫助美國。越南戰爭期間,韓國派遣了325,517名的參戰兵力協助美軍。 2004年,韓國派出3,300人的宰桐部隊來幫助重建伊拉克,是伊拉克戰爭多國部隊中續美國和英國之後的第三大力量。[3]2001年以來,韓國在中東地區部署了24,000名士兵用於支持反恐戰爭。2007年又增加了1,800名士兵增援聯合國黎巴嫩維和隊伍

條約簽訂前的美韓關係

美國與韓國之間最早建立的條約是1882年簽署的《朝美修好通商條約》。該條約是美國與大韓民國的前身——朝鮮王朝簽訂的。1883年,首位美國外交官出訪朝鮮,並和韓國建立了更為持久的邦交關係,這一關係一直持續到1910年日本殖民統治朝鮮半島為止。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朝鮮半島被分裂為南北兩個國家,並分別得到了世界上兩個超級大國的支持。南韓得到了美國的支持,而北韓則由蘇聯扶持建立。1949年,美國再次與韓國建立了外交聯繫。1950年,朝鮮入侵韓國,朝鮮戰爭爆發。[4]

條約的影響

Thumb
2021年,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上將與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議長元仁哲上將會面

條約在兩國政治、社會和經濟方面產生了許多深遠影響。《韓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署結束了朝鮮戰爭。當時共有28,500名美軍駐紮在韓國。《朝鮮停戰協定》的簽署時間僅比條約的簽署早兩個月。[5]

條約對美國和韓國的經濟也產生了重大影響。由於這一雙邊關係,韓國的經濟實現了顯著增長。相較於美國的其它盟友關係,沒有哪個國家像韓國這樣在經濟財富上實現如此高的增長。從1953年簽署簽署到2015年,韓國人的財富水平從僅為美國人的十分之一增長到了美國人的百分之七十。這種突飛猛進的變化,也使得韓國在技術創新方面的期望發生了轉變。在條約簽署之前,韓國在技術上一直依賴美國;然而,隨着該條約的簽訂,韓國經濟實力增強,如今也面臨着新的壓力,即必須發展自身的國防力量。[6]

韓國對條約的看法

條約簽訂初期,韓美兩國關係變得緊張,許多韓國人認為美國不會履行條約承諾。這種看法在尼克松卡特總統任期內美國從韓國撤出部分軍隊後進一步加深。另一個爭議點出現在1980年,許多人認為駐韓美軍對前韓國總統朴正熙持支持態度。[7]

2009年,在奧巴馬政府執政期間,美國發布了一份《聯合願景聲明》,其中闡述了兩國未來的合作目標。該聲明指出,《美韓共同防禦條約》是兩國此後所有合作的基礎。未來兩國政府不僅將聚焦於安全領域,還將關注經濟、政治及社會等方面的議題與互動。[8]

隨着朝鮮核武器的發展,該條約很快開始聚焦於防範核戰爭威脅。201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52.2%的韓國人認為,如果朝鮮首先對韓國發動核攻擊,美國將會以核武器進行報復。儘管略多於一半的韓國公民認為美國會提供幫助,但調查也發現,有61.3%的韓國人認為韓國需要建立自己的核武器庫。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