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羥硅錳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羥硅錳石(英語:Jerrygibbsite)[1]是一種稀有矽酸鹽礦物,化學式為(Mn,Zn)9(SiO4)4(OH)2。 此礦物 最初由 Pete J. Dunn 於 1984 年發現,並以礦物學家 Gerald V. Gibbs(生於 1929 年)的名字命名[2]。 標準產地在美國新澤西州富蘭克林弗納斯及納米比亞的 Otjozondjupa 地區。羥硅錳石是硅鎂石 礦物組的成員之一。 它也是斜硅錳石的同質異形體 [3]。
Remove ads
組成
羥硅錳石的分子式為 ((Mn,Zn)9(SiO4)4(OH)2,通常含有鐵、鎂、鈣或水等雜質[4]。 理想分子式為 Mn9(SiO4)4(OH) 2 與斜硅錳石相同,且屬同質異形體。兩者皆爲是硅鎂石組的成員[5]。
地質產狀
羥硅錳石 僅分佈在新澤西州富蘭克林的 Franklin Furnace 礦和納米比亞的 Kombat 礦[5] [4]。 [5][4] 大多數的硅鎂石礦物組只在這裡分佈。羥硅錳石與矽鋅礦、紅鋅礦和斜硅錳石伴生,形成一種不常見的組合[5]。 羥硅錳石通常呈互鎖的它形晶的塊狀礦物,晶體最大可達 0.5 mm × 2.0 mm,具有典型的變質結構[5]。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