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翁明輝 (竹編藝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翁明輝(1935年—),出生於臺南市關廟區東勢里,是臺灣一位竹編藝師[1]。翁明輝精通竹編工藝,以編織竹盾聞名。在竹種上,他更喜歡帶刺的竹子作為創作材料。在創作上,他是台灣早期為數不多能同時結合竹、藤、牛皮等材料的竹匠之一。
此條目或許過多或不當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文字、圖片及多媒體檔案。 (2016年8月5日) |
生平
翁明輝生於臺南市關廟區東十里。1947年,翁明輝小學畢業後,開始與友人置辦竹器,先後遊歷岡山、橋頭、楠梓、高雄、鳳山等地。趕集(市載、攬子載會)至1956年入伍; 1969年,因當地廟會急需用竹盾牌,繼父將借來的盾牌賣掉,因重做返盲患上青光眼,翁明輝在口述下學會了製作竹盾牌他的繼父和他母親的指導。
70年代台灣竹業興盛,競爭激烈;與技術大師傳承竹藝的各種竹藝會所不同,在台灣以傳統竹編工藝編織竹篾的翁明輝在70年代並不像其他竹藝人那樣紅火。竹器生意不景氣時,他從事垃圾填埋工程,為廠區鋪設防水塑料布,挖竹筍謀生。
經歷過竹器的淡季和旺季以及市場的變化,翁明輝意識到,竹器要想銷售成功,就需要根據淡季和旺季來生產、生產和銷售不同的產品。以穩定經濟的季節;竹子的來源質量密切相關。翁明輝還投資種植竹子,降低材料成本,穩定品質。
20世紀70年代,雖然他沒有像其他竹匠一樣靠出口竹器賺取大量收入,但他堅持台灣傳統竹編工藝,繼續在台南編織竹盾等符合台南在地文化需要的竹器,讓翁明輝a 台南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工藝保存者。
1987年應第五屆文化發展協會邀請到「民俗劇場」活動表演竹盾編織,1997年應邀到「台灣平民文化之旅」活動表演,並被台南市推薦1998年縣文化館。參與首屆傳統工藝獎,2010年開始協助台南縣官廟社區大學等單位將竹編技藝數位記錄。
擁有近60年的竹編創作經驗,翁明輝於2013年被台南市竹業協會聘為名譽會員。2014年,台南市將「竹藤製作盾牌」登記為市級傳統技藝,翁明輝被登記為作為這一傳統技藝的傳承者,2016年作為重要的竹編藝人與盧景知、莫永沖一起被正式收錄在《長織竹夢》[2]一書中,記錄其技藝;台灣竹匠所編織的竹盾僅存。[3]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