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老虎」號砲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老虎号炮舰
Remove ads

「老虎」號炮艦[b](德語:SMS Tiger[c])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後德意志帝國海軍黑鼬級六艘炮艦中的第三艘。同艦級其他幾艘分別是「伊爾蒂斯」號[d]「埃貝爾」號[e]「盧克斯」號[f]「茄格亞」號英語SMS Jaguar[g]「豹」號[h]

事实速览 歷史, 德意志帝國 ...
Remove ads

設計

「老虎」號全長65.2公尺(214英尺),舷寬9.1米(30英尺),艦首吃水3.56公尺(11.7英尺),滿載排水1,108公噸(1,091長噸;1,221短噸)。該艦的推進系統由一對水平三脹蒸汽機組成,每台蒸汽機驅動一具螺旋槳,蒸汽由四座燃煤舒爾茨-桑尼克羅夫特式英語Schulz-Thornycroft[i]鍋爐提供。 「老虎」號在1,372匹公制馬力(1,353匹指示馬力)輸出功率下最高時速可達14(26公里每小時;16英里每小時)。該艦可以在9節(17公里每小時;10英里每小時)的航速下達到巡航半徑約為2,580海里(4,780公里;2,970英里)。艦上通常配置有9名軍官和121名士兵。「老虎」號裝備了兩門105公釐(4.1英寸)SK L/40英語10.5 cm SK L/40 naval gun主炮組,以及482發子彈。此外,艦上還配備了六挺37公釐(1.5英寸)機槍[4][16]

Remove ads

服役記錄

Thumb
一艘伊爾底斯級艦隻停靠在青島港

1898年,「老虎」號在但澤的皇家造船廠鋪設龍骨。該艦於1899年8月15日下水,並於1900年4月3日加入德國艦隊。[16]

1904年8月,在黃海海戰中嚴重受損的俄國海軍戰列艦「太子」號[j]以及其他三艘驅逐艦前往德國在山東的殖民地膠州灣租借地的青島海軍基地尋求庇護。由於德國保持中立,東亞分艦隊扣留了「太子」號等艦。8月13日,俄國艦隻從三艘英國輪船上補充了煤炭供應,但德國海軍裝甲巡洋艦「俾斯麥侯爵」號[k]防護巡洋艦「漢莎」號[l]獲准採取行動,阻止他們離開港口。隨後「老虎」號及其姊妹艦「盧克斯」號與巡洋艦「赫塔」號[m]「兀鷹」號[n]加入了增援。[21]

一戰爆發前夕,東亞分艦隊主帥馮·施佩伯爵認為青島要塞終將失守,於是帶領艦隊主力於1914年6月分批前往太平洋海域[3]。「老虎」號與其他幾艘德軍艦隻則依然留在原駐地[3]

1914年8月23日,日本對德宣戰[22]。8月底,日本和英國聯手封鎖了青島海域[23]。9月2日,日軍發起登陸行動,青島戰役爆發[23]。9月27日,日軍切斷青島對外聯繫並對停泊在青島港內的德軍艦隻發動炮擊[23]。28日,港內停泊的德軍「伊爾蒂斯」號、「柯爾馬蘭特」號[o]和「盧克斯」號為避免落到日軍手中而選擇自沉[25]。「老虎」號因艦上的純水蒸餾器可以在缺水的情況下提供水而被留存下來[25]。10月29日,「老虎」號在被炸掉一隻煙囪後沉沒[25][p]

Remove ads

腳註

注釋

  1. 譯名參考自《英漢機電工程詞典》[1]
  2. 譯名參考自《武漢市志 軍事志》[2],另有來源譯作「虎」號[3]或者「猛虎」號[4]
  3. SMS是德語:Seiner Majestät Schiff的縮寫, 意即「國王或女王陛下的船艦」。[5]
  4. 譯名參考自《近現代國際關係史研究 第6輯》[6],另有來源譯為「黑鼬」號[3]、「白鼬」號[7]、「伊爾提斯」號[8]、「伊爾底斯」號[9]或「雞貂」號[10]
  5. 譯名參考自《艦船百科全書》[11],另有來源譯作「公豬」號[12]或者「野豬」號[13]
  6. 譯名參考自《國恥國難專題教育讀本 中學生版》[14],另有來源譯作「猞猁」號[3]或者「天貓」號[8]
  7. 譯名參考自《近現代國際關係史研究 第6輯》[6],另有來源譯作「美洲虎」號[3]
  8. 譯名參考自《德國通史 第4卷 民族國家時代 1815-1918》[12]
  9. 譯名參考自《戰艦世界:世界海軍強國主力艦圖解百科:1880-1990》[15]
  10. 譯名參考自《第〇次世界大戰》[17]
  11.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18]
  12.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19]
  13.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19]
  14. 譯名參考自《德國巡洋艦史》。[20]
  15. 譯名參考自《近現代國際關係史研究 第6輯》[6],另有來源譯作「鸕鶿」號[24]
  16. 另有來源記載為遭受轟炸後選擇自沉[26]
Remove ads

參考書籍

擴展閱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