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耶齊·比埃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耶齊·普爾·比埃爾(英語:Yiech Pur Biel,1995年—),南蘇丹難民田徑運動員,曾居於肯尼亞,現定居於美國,曾作為難民代表團運動員參加201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田徑男子800米比賽。現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1][2]。
早年經歷
耶齊·普爾·比埃爾1995年生於蘇丹南部(今南蘇丹共和國)納西爾附近村莊的一個努爾人家庭中[3]。他的童年時值第二次蘇丹內戰,其所居住的村莊多次遭受蘇丹政府軍襲擊。2005年,時年10歲的比埃爾與母親和三個弟弟離開家鄉、成為難民,後與家人失散,最終獨自在肯尼亞卡庫馬難民營尋求庇護,在當地生活了10年[3][4]。
體育和社會活動

2015年,比埃爾參與了由肯尼亞前田徑運動員泰格拉·洛魯佩及其基金會在卡庫馬難民營舉辦的計時選拔賽,並開始在其支持和指導下接受專業田徑訓練[3]。比埃爾此前在難民營經常參與足球運動,但從未接觸過職業田徑運動,也沒有跑鞋[3][5]。2016年,他與其他4名來自卡庫馬難民營的南蘇丹難民一同入選由國際奧委會和聯合國難民署共同發起組建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難民代表團,參加2016年里約奧運會[6]。2016年8月12日,他登上里約奧運會賽場,在男子800米預賽第4組出賽,以1:54.67的成績完賽,排名同組第8位,未能晉級半決賽[7][8]。
里約奧運會以來,比埃爾以運動員和難民權益倡導者的身份,在聯合國難民署的若干次活動及在卡庫馬難民營舉辦的TEDx活動等場合發表演講[2][4]。2017年,奧林匹克難民基金會成立,他擔任董事會成員[1][9][10]。2020年8月,他被任命為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4]。2021年,他擔任2020年東京奧運會難民代表團領隊[1]。2022年2月,他被選舉為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成為首位以聯合國難民署認可難民身份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的人士[1][11]。
2019年,比埃爾在國際奧委會支持下入讀美國艾奧瓦中央社區學院[10]。2021年,在美國德雷克大學國際關係專業繼續接受教育;2023年畢業,獲學士學位[1]。
Remove ads
成績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