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聶榮臻元帥陳列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聶榮臻元帥陳列館(簡稱聶帥陳列館[1])是位於重慶市江津區的一座以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聶榮臻為主題的陳列館,建成於1999年,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為江津區的文化地標之一。
Remove ads
概況
聶榮臻元帥陳列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專題紀念聶榮臻的事業文博單位,是以收藏和研究聶榮臻生平、長征、抗戰、「兩彈一星」研製等主題的近現代革命文物為主的公益性展館,館名由江澤民題寫。陳列館位於重慶江津區幾江街道鼎山大道386號,位於艾坪山公園,接近江津中學南面、江津客運中心背面,背靠艾坪山,面朝長江[2],距重慶市區43公里,已成為江津區的文化地標[3]。[4][5]
建築
聶榮臻元帥陳列館由重慶市規劃設計院設計[6],館區占地105畝,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展廳面積3764平方米,由主館、銅像廣場、兵器廣場、湖面(位於兵器廣場前方)、綠化區等幾部分組成。由1.2千米的環形公路將整個館區連為一體,周圍樹木茂密。館區園林綠化面積近44畝[7],湖面32.5畝[8]。此外館區還設有小賣部、餐飲部、住宿部、娛樂部、停車場,並配有會議室[9]。
聶榮臻元帥陳列館採取「碑館合一」的建築構思,碑基化為一座半掩的覆土空間,造型獨特。主體建築正中碑體高36米,形似一枚正待升空的火箭,碑體頂端托起一顆人造衛星,象徵聶榮臻為中國革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事業所作的貢獻。[7][10][11]
銅像廣場分為上下兩級,位於主館大門前方台階下,總面積6600平方米[9]。上廣場中央立有一座中央軍委贈送的聶榮臻銅像,銅像高4米,加上基座共高7米,寓意聶榮臻70年革命生涯,基座上刻有江澤民題寫的「聶榮臻元帥」、「1899—1992」(聶榮臻生卒年份)、繁體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 贈」等金色字樣。上廣場兩側是兩組大型漢白玉浮雕,分別反映「抗日模範根據地」——晉察冀邊區的創建和「兩彈一星」的成功研製。下廣場又稱「兵器廣場」,該處展示着殲6型戰鬥機、高射火炮、榴彈炮和地空導彈等多種重型兵器。[6][10]
陳列
聶榮臻元帥陳列館內展出文物、圖片共3000餘件(張)(截至2021年,共有二級文物11件、三級文物120件[2]),館藏聶榮臻全宗檔案38冊,各種文獻資料400餘份,藏書近10000冊,江澤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及社會名家頌揚聶榮臻的書畫近600幅,還配備儲有聶榮臻音像、圖片、文字資料的多媒體電腦觸摸屏,以及新中國成立50周年閱兵式中展示的國產武器裝備、長征系列火箭、各種人造衛星等聲光電結合的模型40餘件。[12][13]

入口處瞻仰大廳立有一座聶榮臻晚年時期的漢白玉坐像,其後牆為水墨畫《山高水長》,牆上有江澤民題詞「聶榮臻同志永遠和我們在一起」。陳列展覽大廳採用雕塑、油畫等藝術形式和視頻、幻影成像、電子書、投影屏等聲光電技術,分「立志報國」「開國元勛」「科技主帥」「新的長征」「風範長存」五個部分介紹聶榮臻的一生。[6]
「立志報國」部分介紹1899年至1925年聶榮臻的青年時代,講述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聶榮臻抱着「科學救國、實業救國」的理想赴法勤工儉學,探索人生道路,並結識周恩來等人,加入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歷程。

「開國元勛」部分介紹1925年至1955年聶榮臻回中國後在北伐戰爭、第一次國共內戰、抗日戰爭、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做出貢獻,並於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的歷程。該展廳藏有抗日戰爭時期來自加拿大的援華醫生諾爾曼·白求恩在1939年臨終前托人送給聶榮臻(時任晉察冀邊區司令員兼政委)的遺物——一床軍綠色羽絨被(現為二級文物)、聶榮臻的元帥禮服(現為二級文物)等文物。該展廳以微縮景觀、多幕幻影演示等方式再現了晉察冀根據地的景象。

「科技主帥」部分介紹1955年至1968年聶榮臻任國防科委主任(自1958年起任)、國家科委主任時主持「兩彈一星」研發工作並取得成果的歷程。該展廳藏有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備用的觸發管(現為二級文物)等文物。該枚觸發管是與引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觸發管一起生產以供備用的,原子彈爆炸成功後,596-2備用彈被拆卸分解,這枚觸發管保留了下來。後來信息產業部將其送給聶力(聶榮臻之女)。聶力將其捐贈給聶榮臻元帥陳列館。2019年,該物品被評為「全國最震撼網民的70件『鎮館之寶』」之一[16]。該部分有中國衛星發射演示廳,該廳占地面積413平方米,高10.2米,可一次容納250名觀眾。衛星發射演示模擬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現場,通過地形沙盤和計算機、聲光電等手段的綜合效應,展現火箭衛星發射時的場景[9]。
「新的長征」部分介紹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至1992年聶榮臻逝世期間,聶榮臻堅持中共改革開放的基本路線,關心黨政軍各項建設事業的歷程。1987年,聶榮臻辭去黨內外一切職務。該展廳藏有中央軍委配給聶榮臻的紅旗轎車(為二級文物)等文物,展示了一些關於聶榮臻的著作。該展廳還用蠟像方式復刻了聶榮臻在辦公室中工作的場景以及聶榮臻的臥室等。

「風範長存」部分收藏了諸多黨和國家領導人和社會人士緬懷、頌揚聶榮臻的字畫等。
參觀結束後,遊客可以在瞻仰大廳內獻花籃,觀看資料片,也可以電子獻花,或在留言簿上留言。[6]
Remove ads
位於江津區吳灘鎮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聶榮臻故居屬聶榮臻元帥陳列館管理,占地5630平方米,陳列聶榮臻青少年時期在江津生活、學習用具等35件,陳列家具45件。[6][17]
歷史
1899年12月29日,聶榮臻出生於四川省江津縣吳灘鄉(今重慶市江津區吳灘鎮)。1919年聶榮臻到法國勤工儉學,並在此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由於在第一次國共內戰、抗日戰爭和第二次國共內戰中的貢獻,聶榮臻於1955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授予元帥軍銜。1992年5月14日,聶榮臻在北京逝世[8]。聶榮臻逝世後,為緬懷聶榮臻的功績,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經四川省、重慶市批准,在聶榮臻故鄉江津的幾江鎮修建聶榮臻元帥陳列館[18]。
1994年5月2日,聶榮臻元帥陳列館在江津市舉行奠基儀式,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和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為聶榮臻元帥陳列館題詞。江澤民題詞:「聶榮臻同志永遠和我們在一起。」李鵬題詞:「聶榮臻同志德高望重、功績顯赫,堪稱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學習的楷模。」江澤民還為聶榮臻元帥陳列館題寫了館名[19]。謝世傑(時任中共四川省委書記)、肖秧(時任四川省長)、張志堅(時任成都軍區政委)、聶榮貴(時任四川省政協主席)、孫同川(時任重慶市長)、肖祖修(時任重慶市副市長)、上將周均倫等黨政軍領導出席了儀式[18]。
聶榮臻元帥陳列館成立於1994年12月30日[20]。
1996年5月20日,時任全國婦聯副主席聶力考察聶榮臻元帥陳列館建設工程,要求把聶帥陳列館建設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1]:362
工程開工後,遭遇不可抗的地質滑坡,危及館舍安全,致使在建的主體館體坍塌。1996年8月28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成都溫江召開聶榮臻元帥陳列館修建工作會議,江津市委、市政府康綱有等主要領導出席,該會議決定「聶帥館異地重建」。新選址於聶榮臻母校江津中學南面的山灣堰塘,按原設計方案重建。[18][21]:365
1997年3月3日,聶帥陳列館重建會議在北京召開,聶力、丁衡高和重慶市領導聶榮貴、張德鄰、於漢卿、張文彬以及江津市領導、陳列館設計單位人員等20餘人出席會議,會議通過聶帥館重建方案。[21]:373
陳列館與江津市艾坪山公園一期工程同時規劃、設計、施工。1998年4月1日,在經過一年多籌備工作後,陳列館奠基,正式動工修建。[9]

1999年9月,聶榮臻元帥陳列館竣工[8],同年11月4日,通過工程驗收[18]。同年11月19日,聶榮臻元帥銅像揭幕暨陳列館開館儀式在重慶江津市幾江鎮西郊艾坪山麓(即規劃中的江津長江公路大橋南橋頭)舉行,當天上午9時30分,聶榮臻銅像由遲浩田(時任國防部長)、廖錫龍(時任成都軍區司令員)、包敘定(時任重慶市代市長)、郭汝齊(時任江津市市長)揭幕[21]:411-412。江澤民為聶榮臻元帥陳列館題寫了館名,遲浩田出席了儀式並發表講話,廖錫龍、楊德清(時任成都軍區政委)、包敘定、張中偉(時任四川省代省長)等黨政軍領導、聶榮臻家屬聶力等人、部分日本人士,以及其他各界人士共800餘人參加了開館儀式。遲浩田參觀了聶帥陳列館。[22][23]
此外,在1940年百團大戰中被聶榮臻救下的日本孤女加藤美穗子也參加了聶榮臻銅像揭幕儀式,她眼含淚水向銅像連續三鞠躬並激動地說:「元帥『父親』,我永遠都會記住你的恩情。」[1]
Remove ads
2009年,在聶榮臻誕辰110周年之際,為更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作用,中共江津區委、江津區人民政府決定對聶榮臻元帥陳列館進行重新布展。該改陳布展工作於2006年初開始籌劃,總投資1600多萬元。該次改陳後,展廳面積2500平方米,主展線長度440米。主展線展出二級文物8件、三級文物251件、一般文物177件、其他展品2134件、聶榮臻藏書861冊、歷史圖片398張、油畫作品8幅。[26]
2018年,聶榮臻元帥陳列館啟動「聶榮臻元帥生平事跡展覽」提升改造計劃,在展覽基礎上擴容增量,也更加「注重紅色文化輸出」。經過近兩年時間的籌備和改造,2019年3月開始動工,2019年10月1日,聶榮臻元帥陳列館預開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2020年8月1日,正式開放,完成建館以來第三次陳列布展,展陳內容更加豐富。[2][27]
社會參與
聶榮臻元帥陳列館已成為江津區的「紅色地標」[28],是江津區紅色旅遊資源之一[29]。截至2024年,聶榮臻元帥陳列館年均接待遊客150萬餘人次,在全國範圍內開展聶榮臻生平事跡巡展巡講和「聶榮臻元帥生平事跡進校園」活動100餘場次,新媒體平台粉絲突破10萬+[30],先後接待黨、國家和軍隊領導人及中央部委、省市領導、解放軍各部、各戰區首長500餘人次[31]。
2009年11月21日,江津區舉行聶榮臻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聶榮臻之女聶力、朱德外孫劉健、任弼時之女任遠征、彭真之子傅亮、李先念之女李紫陽、楊尚昆之子楊紹銘、賀龍之女賀曉明、陳毅之女叢軍、羅榮桓之女羅北捷、徐向前之子徐小岩、葉劍英之媳鈴戈、葉挺之子葉正光、張愛萍之子張翔、呂正操之子呂彤羽、楊成武之子楊東成等20餘位中共元老、十大元帥後代來到江津,向聶榮臻銅像獻花籃,並參觀聶榮臻故居與陳列館。時任中共重慶市委書記、薄一波之子薄熙來揭幕了聶榮臻青年時期銅像,並獻花籃。[32]
聶榮臻元帥陳列館多次開展或參與全中國範圍內的館際合作、聯誼活動[33]。2000年,經該館提議,全國十大元帥紀念館聯誼會在該館舉辦第一次年會。截至2013年,除十大元帥紀念館外,聶榮臻元帥陳列館還與西柏坡紀念館、鄧小平故居、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紅岩革命紀念館等50餘個紀念館建立了經常性聯繫。[6]
2020年11月2日,重慶市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在聶榮臻元帥陳列館舉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革命舊址紀念館合作發展協議簽訂儀式,川渝兩地17個革命紀念館(陳列館)加強交流合作。[34]
2023年12月27日,聶榮臻元帥陳列館、萬盛博物館、遵義會議紀念館、四渡赤水紀念館、陳毅紀念館簽訂了渝川黔博物館紅色旅遊資源聯盟合作共建協議。[35]
此外聶榮臻元帥陳列館還和周恩來紀念館、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等博物館或紀念館簽署了合作協議[36]。
重慶聶榮臻研究會於1997年12月15日經重慶市民政局批准成立,同年12月22日,重慶聶榮臻研究會成立大會在重慶渝州賓館舉行,選舉聶榮貴為首任會長,會址設在聶榮臻元帥陳列館內,以開展對聶榮臻的學術研究、事跡宣傳、陳列館協助建設等工作[37][21]:382。聶榮臻研究會還主辦了會刊《帥鄉潮》(季刊)、陳列館館刊《帥館之聲》(月刊),以反映聶榮臻元帥陳列館的發展近況和對聶榮臻的研究成果,其文章多次在《中華魂》《黨史文匯》《紅岩春秋》等刊物上發表。研究會還創辦了「聶榮臻元帥網」。[2]
所獲榮譽
- 2001年6月11日,聶榮臻元帥陳列館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命名為第二批百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21]:437
- 2013年5月,聶榮臻元帥陳列館被中國博物館協會評定為國家三級博物館,2020年12月21日晉升為國家二級博物館[38][39],2024年5月晉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40]
- 2021年,聶榮臻元帥陳列館入選《2021—2025年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第一批認定名單》。[41]
- 曾先後獲「全國紅色旅遊先進單位」、「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巾幗文明崗』」等稱號[31]。此外,陳列館還有「國家國防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重慶市廉政教育基地」等稱號[40]。
- 「聶帥精神進校園」活動曾獲評中國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課程優秀教學案例第一名,「聶帥精神巡展巡講」曾獲評重慶市最佳志願服務項目。[31]
歷任館長[20]
旅遊信息
自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起,聶榮臻元帥陳列館正式停止電話預約、線下領票參觀,開啟網上預約模式。遊客需關注「聶榮臻元帥陳列館」微信公眾號,在線實名預約,生成入館二維碼憑證,並掃描二維碼或身份證、通過安全檢查,方可入館參觀。[44]
2020年10月1日,陳列館首次採用智能服務型機器人加入宣教隊伍[44]。此外,陳列館還有語音導覽、線上觀展等服務[45]。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