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聯盟1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聯盟1號俄語:Союз 1)蘇聯第三代載人航天計劃聯盟計劃所發射的第一艘實際載有乘員的宇宙飛船。該飛船的設備故障導致了一場嚴重的航天事故宇航員科馬洛夫在事故中犧牲。

事实速览 國際衛星標識符, 衛星目錄序號 ...

背景

聯盟系列飛船本來是為支持科羅廖夫的登月計劃(N1-L3)而開發的,但它在開發伊始就已經落後於美國雙子星座計劃。第一艘無人聯盟號飛船在1966年11月以宇宙-133的名義發射升空。然後在1967年2月又發射了宇宙-140。這兩次無人任務全都是不成功的,在飛行和着陸過程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宇宙-133在蘇聯境外自毀,宇宙-140則在着陸時沉到了10米深的水下。這中間還發生了一次聯盟號火箭在發射台上爆炸的事故,使拜科努爾發射場的31號發射工位嚴重受損。航天計劃的工作者都認為應多進行幾次無人實驗,但蘇聯領導人基於政治因素要求必須在1967年5月1日(勞動節)前將一艘有人飛船送上天。

第一艘有人飛船聯盟1號預定於1967年4月在拜科努爾發射場用一枚聯盟號火箭發射升空,其乘員只有一人。該次任務的原定計劃是先發射載1人的聯盟1號,在第二天發射載3人的聯盟2號,兩艘飛船在太空中對接,聯盟2號乘員組中的兩人以太空行走的方式轉移到聯盟1號內,然後兩艘飛船分別返回(在事故發生後,聯盟2號的飛行被取消)。為執行這次任務,從1965年就開始選拔宇航員,最後決定的是:

  • 聯盟1號:
  • 聯盟2號:
    • 首發:貝科夫斯基葉利謝耶夫赫魯諾夫
    • 替補:尼科萊耶夫庫巴索夫戈爾巴特科
Remove ads

發射

聯盟1號與聯盟2號的乘員組於1967年4月8日抵達拜科努爾,4月15日飛船加注燃料,4月20日得到了蘇聯政府的通知:聯盟1號的發射日期定在4月23日。火箭將從31號發射工位起飛。1967年4月23日3時35分,聯盟號火箭托舉着聯盟1號飛船發射升空,其乘員只有一人: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維奇·科馬洛夫。9分鐘後,飛船成功入軌。

軌道飛行

聯盟1號從入軌的一刻起就發生了一系列故障。地面跟蹤站通過分析飛船發回的數據發現,飛船的一個太陽能電池板沒有展開,45K太陽敏感器也不能工作。這使得電池將很快耗盡,而太陽敏感器失靈使飛船只能依靠手動控制再入。蘇聯政府被迫取消了原定的對接計劃。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