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胡啟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胡啟恆(1934年6月15日—),女,祖籍陝西榆林,生於北京,中國模式識別專家。畢業於蘇聯莫斯科化工機械學院,獲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自動化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會首任理事長。2013年6月,她入選國際互聯網協會(Internet Society,ISOC)第二批「互聯網名人堂」名單,成為首個獲此殊榮的中國人。[1]其兄胡啟立,曾任第十三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2]
Remove ads
生平
胡啟恆於1934年出生在北京。1959年畢業於莫斯科化工機械學院工業自動化專業,1963年獲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
回國後,胡啟恆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先後從事生產過程自動控制、模式識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中國最早用於郵政信函分揀自動化的手寫字符識別機的設計,曾獲科學大獎;領導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1980年至1982年,應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邀請,任該校應用物理與電機工程系客座研究教授,從事決策規則推斷的研究。1983年,出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所長;1988年,升任中科院副院長;期間,曾兼任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1994年,作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和「中關村教育與科研示範網絡(NCFC)」管委會主任,胡啟恆專程造訪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促使NCFC網與美國NSFNet網絡直接互聯,實現了中國與全球互聯網的鏈接。
1994年,中國工程院成立,胡啟恆被遴選為工程院首批院士;1996年,被聘為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並當選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2001年5月,在中國互聯網協會成立大會上,胡啟恆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2001年6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3],並選舉其出任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4]。2003年12月,歐美同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她擔任副會長[5]。2008年4月,被委任為聯合國信息通訊技術促進發展世界聯盟戰略理事會理事,任期至2010年3月31日[6];當年9月,連任中國互聯網協會第三屆理事會理事長[7]。
她還是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見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