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胡期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胡期恆(1671年—1748年),字元方湖南常德府武陵縣(今湖南常德)人。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祖父胡統虞是崇禎末年進士,官至秘書院學士。父親胡獻徵自蔭生授都察院經歷。胡期恆少時從年羹堯游歷。康熙乙酉中舉人。年羹堯為巡撫,薦期恆為夔州府通判,後遷知府,再遷川東道。羹堯兼督陝西,再薦期恆為陝西布政使,期恆協助年羹堯,曾諫其戒驕盈,並親自杖責違法的年家家奴。雍正三年正月,胡期恆參奏陝西驛道金南瑛,然而金南瑛是大學士朱軾、怡親王胤祥保薦。雍正帝不予准奏,雍正與年羹堯兩人的矛盾逐漸公開化。年羹堯薦升胡期恆為甘肅巡撫。

雍正三年四月,雍正特召見期恆,以其「所奏之言皆屬荒唐、悖謬。觀其人甚屬卑鄙」。[1]雍正帝在摺子上還痛罵年羹堯:「你實在昏聵了!胡期恆這樣東西,豈是年羹堯在朕前保舉巡撫的人,豈有此理!」年羹堯事敗後,胡期恆絕不彈劾年羹堯。雍正更換四川和陝西的官員,期恆被革職下獄,甘肅巡撫之遺缺由岳鍾琪兼任。清高宗即位,獲赦。晚年僑居江南,與全祖望沈德潛等交遊,為揚州詩派的領袖。[2]

著作

有《蜀道集》。

注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