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胡維碩
台籍美國化學工程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胡維碩(英語:Wei-Shou Hu;1951年11月5日—)是一位台籍美國化學工程師,目前擔任明尼蘇達大學化學工程暨材料科學學系教授[1],並擁有「麥克奈特卓越大學教授」(英語:Distinguished McKnight University Professor)頭銜[2]。他亦於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兼任講座教授[3]。
學歷與研究
胡維碩於1974年取得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學士學位,及後於1983年取得麻省理工學院生化工程博士學位。此後,他一直在明尼蘇達大學擔任教授[1]。
胡維碩主要從事細胞工程、組織工程及代謝工程的研究工作[1][4][5],並對細胞培養程序進行量化和系統分析[6]。此外,其細胞代謝的建模與控制、調節醣基化、資料探勘等工作,被認為推動了生物製藥程序技術的進步[6]。胡維碩曾領導一個業界聯盟,對中國倉鼠的中國倉鼠卵巢細胞進行基因組研究[6]。他亦曾參與一些利用程序工程進行細胞治療的研究工作[7][8]。
胡維碩是莫德納執行長 Stephane Bancel 的碩士指導教授,他允許 Bancel 選擇9個月就能完成的畢業論文。(Zuckerman, Gregory)
獲獎
胡維碩曾獲得以下獎項[6]:
著作
以下為部份由胡維碩撰寫或編輯的著作:
- 《生物分離》(英語:Bioseparations,與 Paul A. Belter 及 Edward Cussler 合著,ISBN 0-4718-4737-2)
- 《細胞培養技術在藥物和細胞治療的應用》(英語:Cell Culture Technology for Pharmaceutical and Cell-Based Therapies,2004年,ISBN 0-8247-5334-8)
- 《細胞培養生物處理技術》(英語:Cell Culture Bioprocess Engineering,2012年,ISBN 0-9856-6260-3)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