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腎 (臟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醫傳統上所指的腎,與現代醫學及生物學中的腎臟大致上是指相近的構造,但是功能上並不完全對應。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4年5月15日) |

臟象學說
在臟象學說中,腎屬五臟之一,屬水,與膀胱互為表裏。而且腎為水火之臟,含腎陰、腎陽。腎藏精,主骨生髓,其華在髮,開竅於耳。也就是除了和水份的代謝有關之外,還與身體的生長、發育、繁殖等功能有關。而這些功能就現代醫學而言是其他器官或構造的功能。
形態描述
腎有兩枚,形如虹豆,相並而曲,附於脊之兩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外有黃脂包裹,各有帶兩條,上條繫於心,下條趨脊下大骨,在脊骨之端,如半手許,中有兩穴,是腎帶經過處,上行脊髓至腦中,連於髓海。《內經》:腎附於脊之十四椎下。《難經》:腎有兩枚,重一觔二兩[1]。
有關腎虛
腎虛又稱「腎虧」,是指腎的精氣虧損。中醫認為腎精可以滋養五臟,並認為精氣虧髓會導致病變。此病變涵蓋了腎臟與相關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的問題。
- 腎陽:又稱「真陽」或「元陽」,是指腎的陽氣,也是人體陽氣根本。
- 腎陽虛的臨床表現:
- 腰痛而且發涼。
- 手腳冰涼、尿頻。
- 腎陽虛的臨床表現:
- 腎陰:又稱「真陰」或「元陰」,是指腎的陰氣,也是人體陰氣根本。
- 腎陰虛的臨床表現:
- 腰酸腿軟。
- 口乾、煩躁。
- 手心發熱。
- 愛出汗。
- 腎陰虛的臨床表現:
參考來源
相關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