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自主神經反射異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自主神經反射異常(英語:autonomic dysreflexia,AD)是脊髓損傷患者可能發生的一種醫療緊急情況[3],症狀除高血壓外,還可能伴隨頭痛、盜汗、鼻塞、心率過慢或焦慮等癥候。[2]併發症可能導致中風、顱內出血、肺水腫或癲癇發作,最嚴重可能導致死亡。[4]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5年2月14日) |
Remove ads
成因
此症狀最常發生在胸椎T6節以上的脊椎損傷,約有20%至70%會出現自主神經反射異常;然而也有胸椎T10節損傷患者發病的紀錄。受傷的脊椎節數愈高,風險越大。患者通常在受傷後的一個月至一年內發病,且一天可能會發作多次。[2]
急性發作的常見誘因包括尿路感染、尿瀦留、便秘和痔瘡。可能的機轉與交感神經過度活躍而副交感神經代償不足有關,可根據症狀與測量血壓確認診斷。[2]
治療
自主神經反射異常是一種醫療緊急情況。初步治療包括讓患者坐直、脫掉緊身衣物,並排除引起發作的任何情況;必要時可能需要緊急以導尿管導尿、或用手指進行肛門指診並把阻塞的糞便挖出。[3][5]若血壓仍然高於 150 mmHg,可以使用硝酸甘油、哌唑嗪、硝苯地平或肼屈嗪等藥物。[3][5][2]
預防與其他
此症狀的死亡風險約為22%。許多患者會隨身攜帶藥物,以應付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急性發作。[4]於事前預防部分,則可透過衛教,讓潛在患者避開可能誘發自主神經反射異常的情形。[1]
希爾頓於1860年首次描述此病症。[6]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