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翻轉是雙黑洞演化的後期階段。該雙星由兩個黑洞組成,質量為
和
,它們圍繞著它們共同的質心旋轉。雙星系統的總角動量
是軌道的角動量之和,
加上這兩個黑洞的自旋角動量
。如果我們寫
是每個黑洞的質量,和
是它們的克爾參數[1],然後使用
, 給出的自旋軸偏北的角度,我們可以寫:
如果軌道間隔足夠小,以引力輻射形式發射的能量和角動量將導致軌道分離下降。最終,較小的黑洞
到達圍繞較大黑洞的最內層穩定圓軌道或ISCO。一旦到達ISCO,就不再存在穩定的軌道,較小的黑洞會陷入較大的黑洞中,與它合併。合併後的最終角動量只是
合併後的黑洞,單個黑洞的自旋角動量。忽略了在最後一次俯衝過程中被引力波帶走的角動量(它很小)[2]—意味著角動量守恆。
的因次是
乘上
,如果
相較於
是非常小就可以忽略。進行這個近似:
該方程指出,黑洞的最終自旋是較大黑洞的初始自旋加上較小黑洞在最後一個穩定軌道上的軌道角動量之和。由於向量
和
通常朝向不同的方向,
的指向將與
不同—自旋翻轉[3]。
黑洞自旋重新定向的角度取決於
和
,以及它們之間的角度。在一個極端情況,如果
非常小,最後的旋轉將由
主導,並且翻轉角度可能很大。在另一個極端,較大的黑洞最初可能是一個最大化旋轉的克爾黑洞。 然後,它的自旋角動量是有序的。
ISCO上較小黑洞的軌道角動量取決於其軌道的方向,但呈有序
比較這兩個表達式,可以得出結論,即使是一個相當小的黑洞,其質量約為較大黑洞的五分之一,也可以使較大的黑洞重新定向90度或更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