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致海牙書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歷史背景
持久和平中央組織經集體討論後,在世界各地的媒體上發布了其關於持久和平的憲章。 Ahmad Yazdání讀了此文並與聖輔Ibn-i-Asdaq討論後,向他們寫信介紹了巴哈伊信仰的原則,並建議他們尋求阿博都巴哈的指導,以期達到建立持久和平的目標。[1]該組織於1916年2月11日通過Yazdání先生就此議題寫信給阿博都巴哈。阿博都巴哈收到信後,便啟示了此《致海牙書簡》,並在1920年6月由Yazdání先生及Ibn-i-Asdaq親自將回信送達。持久和平中央組織寄出信與收到回信的時間相隔如此之久是因為戰爭造成的延宕。[2]在《致海牙書簡》被送達的時候,該組織已因凡爾賽條約的簽署而解散了。[3]
內容
在書簡中,阿博都巴哈就巴哈伊信仰的教義作出了概括性的描述,其包括:
- 普遍和平宣言
- 獨立探求真理
- 人類一體
- 宗教必須成為友愛之因
- 宗教必須符合科學和理性
- 摒棄宗教、種族、政治與國家的偏見
- 一個普遍的語言
- 男女平等
- 鼓勵自願的慈善行為
- 人類不受自然界的束縛
- 宗教是理念的堡壘
- 物質文明的發展應與神聖文明相吻合
- 促進教育
- 正義與權利
第二封致海牙書簡
持久和平中央組織於1920年6月就《致海牙書簡》給阿博都巴哈寫了回信。而阿博都巴哈於1920年7月12日回復了一篇較為簡短的書簡。[4][5]
參見
注釋
引用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