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佛乘盃圍棋大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佛乘盃圍棋大賽是台灣圍棋的職業、業餘混合團體對抗賽,由財團法人佛乘世界文教基金會主辦,新北市體育總會圍棋委員會、台北市體育總會圍棋協會、台北市圍棋文化協會、棋城對弈網協辦[1]。現已成長為台灣圍棋規模最大的團體賽、也曾是業餘棋士可以報名參加的最高獎金比賽,也吸引到中日韓泰等國際業餘棋士組隊來台參加[2][3]

佛乘盃的前身臺北市中正盃圍棋錦標賽於2008年舉辦,由臺北市體育總會主辦,台北市體育總會圍棋委員會 、台北市圍棋文化協會承辦,由於其職業、業餘混合團體對抗賽的模式新穎,頗受好評[4]。隔年舉辦過象棋世界最高獎金比賽的佛乘基金會有意舉辦圍棋比賽,中華民國圍棋協會常務監事陳昌言7段[5]居中牽線,讓中正盃錦標賽改由佛乘基金會接手,並改名佛乘盃全國圍棋大賽[6];後因開始邀約國際隊伍參賽,於2015年改名為「佛乘盃圍棋大賽」,2020年因COVID-19疫情爆發加重停辦一屆。

Remove ads

賽制與獎金

  • 比賽地點:緣道觀音廟
  • 比賽辦法:團體對抗賽,每隊五位選手,可設一名替補
  • 參加資格:
  • 全國業餘六段以上棋士
  • 主將必須為職業棋士,也只有主將可以是職業棋士
  • 為鼓勵女性棋士參加,全隊均為女性棋士時,女職業棋士可放主將以外位置
  • 每隊可以一位外援
  • 職棋獎金排名前10名者、業餘戰神排行榜前20名,每隊限三位;滿三位隊伍不可外援
  • 規則:數子法,黑貼3又3/4子。
  • 用時:基本時限各1小時20分鐘,讀秒10秒1次。
  • 賽制:瑞士制五輪,每輪對抗中獲3勝的隊伍算該輪勝方
  • 獎金、對局費:
  • 冠軍獎金30萬元,亞軍獎金10萬元,季軍6萬元,殿軍4萬元,第五到第八名依序為2萬5、2萬、1萬5、1萬元
  • 個人全勝獎1萬元
  • 小學以下、女性、50歲以上棋士個人滿4勝可獲6千元
  • 職業棋士出場費1萬元

[1]

歷屆冠軍隊伍

更多信息 期, 年份 ...
Remove ads

沿革

  • 中正盃
  • 由台北市體育總會主辦,台北市體育總會圍棋委員會 、台北市圍棋文化協會承辦,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華民國圍棋協會指導,台北市立大安國中、棋城對弈網協辦,比賽地點位於大安國中
  • 採團體賽對抗制,每隊三位選手,帶隊的學校/公司/棋院/行號需設籍於台北市
  • 主將可以為職業棋士,但二三將只能是業餘棋士,並且需有段位。主二三將需照段位高低排序
  • 採數子法,黑185子勝
  • 用時為包乾制1小時30分鐘
  • 賽制為瑞士制共八輪,每輪對抗二勝者勝出該輪
  • 冠軍獎金10萬元,亞軍3萬元,季軍2萬元,殿軍到第八名皆為3千元[30]
  • 比賽進行到一半時,主辦單位加碼,亞軍獎金提高到4萬元,殿軍1萬元,第五到第八名為6千、5千、4千、3千元[7]
  • 第一屆佛乘盃
  • 由財團法人佛乘世界文教基金會、台北市體育總會圍棋委員會主辦,台北市圍棋文化協會、緣道觀音廟承辦,中華民國圍棋協會指導,棋城對弈網、LGS傳奇圍棋網協辦,香華天公司贊助,比賽地點位於台北縣淡水鎮緣道觀音廟
  • 一樣採團體賽對抗制,每隊改為五位選手,並且不再限制設籍於台北市
  • 主將限定需為業餘七段或職業棋士,僅主將可以是職業棋士,二將到四將限制需業餘五段以上,五將限制必須12歲以下的段位棋士。各將不需照段位高低排序,主將、五將中途不可變換
  • 賽制為瑞士制共六輪,每輪對抗三勝者勝出該輪
  • 冠軍獎金30萬元,亞軍8萬元,季軍5萬元,殿軍2萬5千,第五到第八名為2萬、1萬5千、1萬2千、1萬元。個人全勝獎金1萬元
  • 職業棋士出場費1萬元[31]
  • 第二屆
  • 由財團法人佛乘世界文教基金會、緣道觀音廟、台北市體育總會圍棋委員會主辦,台北縣政府、中華民國圍棋協會指導,台北市圍棋文化協會、LGS傳奇圍棋網、棋城對弈網協辦,香華天公司贊助
  • 用時增加讀秒,基本時限1小時20分鐘,讀秒10秒1次
  • 主將改為限定必須是職業棋士,僅主將可以是職業棋士;五將不再限制年齡,二到五將都需業餘六段以上。
  • 除了五位出場選手,還可以設一名替補。除了主將中途不可以變換外,其餘選手可以自由更換位置
  • 若整隊皆為女性棋士,則除了主將外,也可以是職業棋士
  • 獎金提升(未變不列):亞軍10萬元,季軍6萬元,殿軍4萬元,第五到第七名為2萬5千、2萬、1萬5千。
  • 小學、女性、50歲以上棋士,達5勝可獲6千元[32]
  • 第三屆
  • 除了指導單位台北縣政府升格為新北市政府外,沒有賽制上的更動[33]
  • 第四屆
  • 協辦單位增加新北市體育總會圍棋委員會
  • 隊伍數量限制在32隊,報名額滿截止
  • 賽制改為瑞士制五輪
  • 小學、女性、50歲以上棋士,改為達4勝可獲6千元[34]
  • 第五屆
  • 沒有賽制更動[35]
  • 第六屆
  • 台北市體育總會圍棋委員會從主辦單位退為協辦單位
  • 本屆特邀女子職棋隊、福建隊、泰國隊
  • 每隊可外援一名
  • 報名隊伍除特邀、種子外,依職業棋士獎金、業餘棋士排行榜做積分,按積分較高的錄取參賽資格[36]
  • 第七屆
  • 賽名改為「佛乘盃圍棋大賽」,其餘無賽制更動[37]
  • 第八屆
  • 保障二隊全女性棋士隊名額,但隊伍內最多只能三名職業棋士,職業棋士可放主~五將任何位置[38]
  • 第九屆
  • 限制每隊職業棋士獎金排名前10名加上業餘戰神排行榜前10名隊員數最多只能三位,且滿三位後不可外援
  • 取消全女性棋士隊中三名職業棋士限制[39]
  • 第10屆
  • 業餘戰神排行榜前10名限制改為前20名[40]
  • 第11屆
  • 沒有賽制變更[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