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興亞觀音與殉國七士之碑被炸事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興亞觀音與殉國七士之碑被炸事件(日語:興亜観音・殉国七士之碑爆破事件/こうあかんのん・じゅんこくしちしのひばくはじけん Kōa Kannon Junkoku Shichishi no Hi bakuha jiken)[a]是一起1971年12月12日發生的炸彈恐怖襲擊事件。這是後來成為東亞反日武裝戰線[b]的小組所實施的一起案件。事件中幾名成員計劃將紀念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甲級戰犯部分骨灰的興亞觀音以及殉國七士之碑炸毀,最終僅殉國七士之碑被炸,而興亞觀音則沒有太大損傷。
目標的由來
甲級戰犯松井石根在1937年就任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攻占南京並製造了南京大屠殺後,於1938年短暫復員時定居靜岡縣熱海的伊豆山,並在此營造了一座興亞觀音像[2]。這座像於1940年2月24日舉行了隆重的開光儀式[2]。
松井石根等人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絞刑後,於1948年12月23日凌晨被執行[3]。然而辯護律師三文字正平、火葬場場長飛田美善以及興禪寺住持市川伊雄等人於12月26日將美軍未妥善銷毀的這幾位戰犯骨灰偷出,最終在1949年5月3日秘密安放在興亞觀音院[4]。隨着1951年9月美日舊金山和平條約簽署,美軍對日本的管制鬆動,這件事情也被報紙披露[5]。1959年4月19日,前日本首相吉田茂在此樹立「殉國七士之碑」,並在碑後篆刻七名甲級戰犯的絕筆簽名[5][6][7]。
事件經過
東亞反日武裝戰線為測試炸彈製造技術並作為正式恐怖襲擊的前期準備,大道寺將司決定炸掉象徵日本帝國主義的標的物。他們決定,此舉並非旨在直接打擊體制或權力機構,而是將其作為自身思想的表達方式。此次事件中的興亞觀音系南京大屠殺主犯松井石根所建觀音像,殉國七士之碑則是祭祀松井及其他六頭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甲級戰犯死後的紀念碑,因此成為襲擊目標。[7][8]
1971年10月起開始籌備,但10月24日發生共產主義者同盟起義派在東京連續爆破派出所事件。該組織雖因存在其他實施炸彈鬥爭團體而受到鼓舞,卻也因警方加強戒備導致行動難度增加。12月12日,大道寺將司、益永利明與F等三人組成「狼」小組,攜帶鐵管炸彈與滅火器炸彈抵達現場。鐵管炸彈被用粗鐵絲纏繞固定在興亞觀音上,殉國七士碑上則設置滅火器炸彈,其間另於「大東亞戰殉國戰死一〇六八靈位供養碑」安置鐵管炸彈,定時於晚10點引爆。大道寺將司成功確認爆炸將殉國七士碑炸成三截,但興亞觀音的炸彈可能因為短路而未爆炸,供養碑僅受輕微損傷。[7][9][10][11]
Remove ads
後續以及影響
1972年8月,日本右翼將七士之碑修復,但表面的裂痕依然可見[7]。同年10月23日,東亞反日武裝戰線同時炸了北海道大學文學部、以及旭川市常盤公園里的雕塑「風雪之群像」[12]。1974年8月30日又製造了三菱重工總部大樓爆炸事件,10月14日直至次年5月連續製造了多起大企業爆炸事件[13]。
事件發生後,由於同期的東京連續派出所爆炸案更受關注,他們的行動未引起廣泛注意。直至東亞反日武裝陣線成員在1975年1月被捕,該事件才首次引發輿論關注。[1][14]
腳註
參考來源
拓展閱讀
相關主題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