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艾得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艾得理(英語:David Howard Adeney,1911年11月3日—1994年5月11日),英國內地會派往中國的傳教士、第一屆國際學生福音團契(IFES)遠東區總幹事、新加坡門徒訓練中心(Discipleship Training CenterDTC)創辦人。

事实速览 艾得理David Howard Adeney, 出生 ...

生平

1911年,艾得理生於英國貝德福德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家庭,父親是一位牧師,在羅馬尼亞猶太人傳教,母親留在英國照顧四個兒子。後來兄弟四人都成了傳教士。艾得理就讀位於森麻實郡的蒙克頓庫姆學校(Monkton Combe School),後於1933年於劍橋大學畢業。[1]

艾得理受戴德生和「劍橋七傑」傳記的影響,在高中畢業時,已確信上帝呼召他去中國宣教。從劍橋大學神學院畢業後,又在倫敦內地會訓練中心學習一年,1934年秋天,艾得理乘船啟程前往中國。在安慶經過六個月的語言訓練後,前往河南鄉村從事鄉村布道。[2]1936年,艾得理開始常住方城縣。1938年春天,艾得理在方城縣與來自美國的宣教士德忠玉(Ruth Temple)結婚。1941年,艾得理全家離開河南前往美國休假,不久,太平洋戰爭爆發,艾得理只得留在西方。1943年,艾得理回英國負責內地會的禱告事工。[3]

1945年二戰結束,艾得理得以返回中國,他與趙君影合作,在重慶成立了基督徒學生聯合會,吸引許多流亡大學生成為基督徒,後來他們中間產生了不少基督徒領袖。1950年,傳教士被逐出中國,艾得理加入美國校際團契(IVCF)。1956年,艾得理抵達香港,擔任第一屆國際學生福音團契遠東區總幹事。1968年,他在新加坡成立"門徒訓練中心",培育亞洲基督徒領袖。1976年,艾得理退休搬到加州柏克萊,又發起"守望中華"代禱。1979年,海外基督使團內地會自中國大陸撤出後的新名稱)在香港成立「中國事工部",艾得理是北美支部的召集人。1991年冬天,80歲的艾得理,在加拿大華裔冬令營當講員,不慎在雪地上摔傷。[2]

1994年5月,艾得理病逝加州柏克萊家中,葬於鄰近的中國山(China Hill)。

Remove ads

書目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