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花梣
木樨科梣属植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花梣(學名:Fraxinus ornus),又名花白蠟,是原產於南歐與西南亞的梣屬植物,其分佈範圍西起西班牙與意大利,北至奧地利與捷克,向東經巴爾幹半島、土耳其、敘利亞西部延伸至黎巴嫩與亞美尼亞。[2][3][4]
Remove ads
形態特徵
花梣為中型落葉喬木,樹高可達15–25公尺,主幹直徑約1公尺。樹皮呈深灰色,即使老樹仍保持光滑。
冬芽為淡粉棕色至灰棕色,表面密佈灰色短絨毛。
葉片對生,羽狀複葉,長20–30公分,具5至9枚小葉;小葉呈寬卵形,長5–10公分、寬2–4公分,葉緣具細鋸齒與波狀起伏,葉柄明顯且長5–15公釐;秋季葉色會轉變為黃色至紫紅色。
花期在晚春新葉展開後,花朵密集組成圓錐花序(長10–20公分),每朵花具四片修長的乳白色花瓣(長5–6公釐),依靠昆蟲授粉。
栽培與應用
花梣常被引種至原生區以北的歐洲地區作為景觀樹,其顯著的花序特性使其成為觀賞樹種。部分栽培個體會嫁接於歐洲梣(Fraxinus excelsior)的砧木上,嫁接處常可見砧木樹皮轉為明顯的縱裂紋理。[5]
自樹皮滲出的含糖汁液可提煉為甜味物質,中世紀晚期(約西元1400年)因其特性被比擬為《聖經》記載的嗎哪,因而衍生出多種語言的俗名。現代化學中的甘露糖與甘露醇亦得名於此樹汁。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