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蘇丹·伊布賴莫夫

苏联吉尔吉斯政治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蘇丹·伊布賴莫維奇·伊布賴莫夫(俄語:Султан Ибраимович Ибраимов;1927年9月20日—1980年12月4日),吉爾吉斯族,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曾任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等職。[1]

事实速览 蘇丹·伊布賴莫夫 Султан Ибраимов, 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
Remove ads

生平

  • 1927年9月20日出生於楚河州阿爾恰盧村的一個農民家庭。
  • 1943年參加工作,楚河州阿爾恰盧村集體農場農民,拖拉機手[2]
  • 1946年-1949年,伏龍芝灌溉技術學校學習。
  • 1949年-1952年,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楚河州水利局灌溉工程師。
  • 1952年-1955年,塔什干農業與灌溉研究所學習。1954年加入蘇聯共產黨。
  • 1955年-1957年,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科學院水資源管理研究所初級研究員。
  • 1957年-1959年,吉共中央委員會科教部講師。
  • 1959年-1961年,吉共楚河州阿拉梅金區委第二書記。
  • 1961年-1966年3月,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土地開墾和水資源部部長。
  • 1966年-1968年1月,吉共中央委員會書記處書記。
  • 1968年1月-1978年8月,吉共奧什州委第一書記。
  • 1978年8月-12月,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3]
  • 1978年12月-1980年12月,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4]
  • 1980年12月4日,在伊塞克湖畔喬爾蓬阿塔的一棟公務員療養院裡遇刺,終年53歲。葬於比什凱克。

伊布賴莫夫是蘇共25大代表,第8-10屆蘇聯最高蘇維埃民族院代表。

Remove ads

暗殺事件

1980年12月4日,他在伊塞克湖畔喬爾蓬阿塔的一棟公務員療養院裡遇害。據法新社報道,他是在睡覺時被人殺死的。《蘇維埃吉爾吉斯報》負責人表示,這無異於是一場「政治謀殺」,是「在蘇共二十六大前夕搞的一次挑釁活動」[5]。兇手從窗戶翻近住所,首先開槍打死了睡在一樓的司機,然後跑到二樓,向他腦部射了兩槍[6]

事後,有人[誰?]懷疑這起案件是當時吉爾吉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圖爾達昆·烏蘇巴利耶夫一手策劃的[來源請求]克格勃第一副主席菲利普·博布科夫開始着手調查這一神秘的謀殺案。幾個月後,案件沒有任何進展。之後,他們對嫌疑人進行了指紋等生物識別檢查。不久,內務警察找到了兇手,是一名俄羅斯人,但他已經上吊身亡。警方在兇手的背包里發現了備忘錄,上面寫着「無論走到哪裡,我都會殺死吉爾吉斯人」。吉爾吉斯方面對該調查結果表示極度不滿。隨後,博布科夫做出了巨大努力,以避免族群間可能發生的緊張局勢[7]

Remove ads

評價

伊布賴莫夫為人謙虛、正直、坦誠。在工作上實事求是,從不弄虛作假,身體力行,為人民謀求利益。始終以普通人的身份工作和生活,從不享受絲毫特權。因此,他在人民中享有較高的威望。任期內從來沒有發生過像沙拉夫·拉希多夫那樣搞貪污腐敗,瞞報棉花產量的事情。在擔任奧什州委第一書記期間,他幾乎每天都要穿過田野,體察老百姓的作息生活。一次,一家棉紡廠發生火災,他甚至首當其衝,與消防員一起解救廠內工人。還有一次,同事給他女兒一張兒童話劇門票,他卻把票送給了貧困家庭的孩子[6]

伊布賴莫夫也敢於講真話。在莫斯科的一次部長會議上,他曾當着勃列日涅夫的面,點名批評了若干名蘇聯部長。講話結束後,大家都無語了。因為在那個時候,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非常容易得罪人。後來,以貪腐聞名的內務部長尼古拉·曉洛科夫甚至拒絕他的上門拜訪[6]

紀念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