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蘇廷玉題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鰲石」題刻,位於廈門市翔安區新店街道澳頭社區。2015年公布為廈門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1]鰲石二字行楷橫題,每字高0.74米,寬0.53米,兩旁分署直行楷書款:「道光癸卯」「蘇廷玉書」。該題刻系清道光癸卯年(1843年)四川總督蘇廷玉所題,因該石形如海中巨鰲,故名「鰲石」;「鰲石」也是蘇廷玉的別號。同時村中另有蘇廷玉所題「超曠」石刻。二者合稱「蘇廷玉題刻」[1]或「蘇廷玉題名石刻」[2]。
歷史
所在地原為澳頭村,在新店南7.7公里。本村農漁並舉,是明代彬桂副使蔣芳鏞、清嘉慶年署理四川總督蘇廷玉、松江知府蘇瑞書、州同蘇光彩、參將蔣禧故里。存留有古渡頭,是翔安一帶的交通要津[3]。相傳200多年前,就有澳頭人駕駛的帆船經廈門港直達新加坡[4]。
蘇廷玉,字韞山、號鰲石、清湄[5],福建同安澳頭人,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進士,初授翰林庶吉士,後歷任江蘇松江知府、蘇州知府、山東按察使、四川按察使、布政使和署理四川總督等職。為政深得民心,返回家鄉後,致力於鴉片戰爭間的抗英鬥爭。擅長書法,著有《亦佳室文鈔》和《從政雜錄》[2]。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七月,蘇廷玉獲旨署理四川總督。此時猓夷長年荼毒船民。蘇廷玉為民處患,據實直陳歷年夷害,請兵撻伐並撥付軍餉以應急需,後以川稅每兩加徵五錢,分十年攤還為計上奏。道光帝以「未能籌劃完全」切責,革職留任。後被休官回家[6]。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蘇廷玉在其家鄉澳頭題寫下該石刻。
保護

延伸
澳頭社區歷史悠久,區內文物資源豐富,有意籌建村級博物館[7]。諸如蔣、蘇氏家廟,新加坡愛國華僑蔣驥甫的僑房我素廬,村中的石獅巷、天旌節孝石坊及鰲石題刻均在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被登記在翔安區不可移動文物名錄中[8]。
另一處由蘇廷玉所題的「超曠」題刻鐫刻於澳頭臨海的岩石上,每字高0.5米,寬0.48米,行楷橫題,右署直行楷書款「道光癸卯」,左落草書款「蘇廷玉書」[2]。二者相距約百米。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