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英屬西非國民大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英屬西非國民大會(英語:National Congress of British West Africa,簡稱:NCBWA)是西非的民族主義組織之一,成立於1920年的英屬西非殖民地。它主要由英屬黃金海岸受過教育的精英組成[1],主張允許非洲人選舉代表參加立法議會、廢除歧視非洲人的法令、創辦西非大學等[2]。英屬西非國民大會還是首個以建立包含整個英屬西非的獨立國家為目標,並且在英屬西非的四個組成部分(岡比亞、塞拉利昂、加納和尼日利亞)同時展開了活動的組織。[3]

背景
1914年,來自加納的律師J·E·其士利·禧福與來自尼日利亞的醫生理查德·阿金萬德·薩維奇在一次對話中首次提出了建立英屬西非國民大會的構想[4]。英屬西非國民大會成立的另一個原因則被認為是在泛非主義運動愈演愈烈的時代背景下,出於對該運動範圍過於寬泛、未能切實關注到西非人民利益的擔憂,以及希望有一個更集中、更統一的目標來推動民族主義的發展[5]。
在英屬西非國民大會成立前,英屬西非殖民地便存在有抵抗運動與民族主義運動。不論是1860年代首個挑戰英國殖民者權威的海岸角國王約瑟夫·阿格格雷[6]和19世紀因與英國抗爭而被流放的奧波博國王賈賈,還是英屬西非國民大會成立前已成立的民族主義組織黃金海岸原住民權利保障協會和芳蒂邦聯[7]等,亦或是阿非利加努斯·霍爾頓、愛德華·威爾莫特·布萊登和約翰·佩恩·傑克遜等非洲民族主義學者的著作,都成為了英屬西非國民大會成立的重要因素[8]。
放眼國際視角,國際民族主義運動的影響也推動了英屬西非國民大會的成立。20世紀初,為非洲人及其後裔,乃至全球受壓迫民族謀求平權的民族主義運動在全球範圍內掀起,1911年第一次世界種族大會和國際黑人會議的召開,1917年非洲進步聯盟和非洲裔學生聯盟在英國的成立、乃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都促成了英屬西非國民大會的成立。[8]
在整個十九世紀,由於英國殖民領導者認為受過教育的精英是殖民政府必要的盟友,受過教育的西非精英被允許在英屬西非擔任政府官員。然而,殖民政府姉1902年起實施了一系列歧視政策,如由「西非醫療服務」發布的一項政策規定,只有「有『歐洲』血統」的受過教育的非洲人才能享受該服務,英國殖民領導者之前給予受過教育的非洲精英的利益開始減少。除了歧視政策外,殖民政府還開始以「保護傳統權威」為藉口逐漸排除西非人擔任地方政府職務。殖民政府的這些行為使得受過教育的非洲精英與英國殖民領導者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西非的精英們也產生了對殖民者疏遠他們的不滿。[8]
成立
在諸多因素的影響與推動下,1920年3月,來自黃金海岸、尼日利亞、塞拉利昂和岡比亞4處英國殖民地的50多名各職業的知識分子、商人和酋長在阿克拉召開了「西非知識分子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了英屬西非國民大會的成立。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決議,如要求非洲人參政、不得歧視非洲籍公務員、建立西非大學、驅逐敘利亞人、廢除限制新聞自由的法律等,並派遣以J·E·其士利·禧福等10人赴倫敦向女王請願[2][8]。這些請願在司法改革方面提出了徹底改革的倡議[9],亦是西非首例關於讓更多當地人擁有接受高等教育機會的請願。[10]
英屬西非國民大會成立後,在四個殖民地建立了分支機構。該機構在岡比亞的支部稱為「巴瑟斯特委員會」,基於原來的岡比亞土著防禦聯盟(Gambia Native Defensive Union)而建立[11];在尼日利亞的支部「拉各斯委員會」則在理查德·薩維奇等創會成員召開幾次面向當地精英的會談後逐漸發展[12];塞拉利昂的支部則對大會數次的召開起到了重要作用,且成為了英屬西非國民大會存在最久的分支,直到1940年代才正式解散[4]。
Remove ads
活動歷史
1920年9月,英屬西非國民大會派遣代表團赴倫敦,意圖獲得英國女王對會議決議的承認[8]。然而,殖民地總督阿爾弗雷德·米爾納聲稱這個組織既沒有存在的必要,也無法代表西非當地人民,不允許這些代表與內閣大臣見面[13][14]。此後,英屬西非國民大會於1925年、1927年、1930年先後在弗里敦、巴瑟斯特和拉各斯召開會議,多次重申他們的訴求,卻依然遭到英國當局以他們沒有代表權為藉口的拒絕[2]。
在英屬西非國民大會的同一時期,還有一個由馬科斯·加維領導的泛非主義組織聯合黑人進步協會,同為泛非主義的兩個組織卻在路線上存在分歧,且相互競爭。相較於希望在英國殖民統治下謀求西非精英獲得更多代表權的英屬西非國民大會,聯合黑人進步協會則更希望在非洲大陸上建立獨立統一的黑人共和國。聯合黑人進步協會在西非亦建立了分支機構,並嘗試取得英屬西非國民大會的西非精英們的支持。英屬西非國民大會曾指責聯合黑人進步協會是非法且危險的,且認為後者的思想來自於美洲(因為馬科斯·加維是來自美洲的牙買加人),並不符合非洲人民的實際情況。[15]
Remove ads
衰落
在嘗試獲得英國的承認失敗後,英屬西非國民大會開始逐漸走向衰落[4]。在衰落後,位於各地的分支仍在廣泛運作,但逐漸受到領土民族主義運動的影響,不再尋求建立整個英屬西非地區的代表大會,而將活動的地域與目標集中在本國。這一思想在1920年代後對西非產生了一定的政治影響[2],其後甚至啟發了法屬西非地區,使得法屬西非國家也衍生出了一些具有領土民族主義色彩的、意圖建立屬於本國「代表大會」的組織[16]。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