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范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范升幼年成為孤兒,生長於外祖父家中。九歲就能已經通曉《論語》、《孝經》。娶過三名妻子,只得一名兒子,及曾因被出妻所告而入獄。[註 1][註 2]。
范升專門研究西漢宣帝時由梁丘賀傳下的《易經》,"人稱《梁丘易》"及《老子》,並以教書為業[註 3]。並將梁丘《易》學授予楊政[註 4][註 5]。
之後,劉秀授他,及粱恭等人爲《易經》博士[註 6],他認爲自己不及粱恭,上書要求更換他人,劉秀之後更加重用范升,每次有重大儀議程都會詢問范升意見[註 7]。之後,尚書令韓歆等人上疏,要求爲《費氏易》、《左氏春秋》設立博士[註 8],但范升反對,他與韓歆、太中大夫許淑等人展開激烈辯論[註 9][註 10]。范升因此而給劉秀一封奏章,藉以勸諫劉秀[註 11],最後劉秀才放棄念頭[註 12]。
延伸閱讀
[編]
注釋
- 出自《後漢書卷三十六‧鄭范陳賈張列傳‧第二十六》:「升退而奏曰:「臣聞主不稽古,無以承天;臣不述舊,無以奉君。陛下愍學微缺,勞心經蓺,情存博聞,故異端競進。近有司請置京氏易博士,腢下執事,莫能據正。京氏既立,費氏怨望,左氏春秋復以比類,亦希置立。京、費已行,次復高氏,春秋之家,又有騶、夾。如令左氏、費氏得置博士,高氏、騶、夾,五經奇異,並復求立,各有所執,乖戾分爭,從之則失道,不從則失人,將恐陛下必有猒倦之聽。孔子曰:『博學約之,弗叛矣夫。』夫學而不約,必叛道也。顏淵曰:『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孔子可謂知教,顏淵可謂善學矣。老子曰:『學道日損。』損猶約也。又曰:『絕學無憂。』絕末學也。今費、左二學,無有本師,而多反異,先帝前世,有疑於此,故京氏雖立,輒復見廢。疑道不可由,疑事不可行。詩書之作,其來已久。孔子尚周流遊觀,至於知命,自韂反魯,乃正雅、頌。 今陛下草創天下,紀綱未定,雖設學官,無有弟子,詩書不講,禮樂不修,奏立左、費,非政急務。孔子日:『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傳曰:『聞疑傳疑,聞信傳信,而堯舜之道存。』願陛下疑先帝之所疑,信先帝之所信,以示反本,明不專己。天下之事所以異者,以不一本也。易曰:『天下之動,貞夫一也。』又曰:『正其本,萬事理。』五經之本自孔子始,謹奏左氏之失凡十四事。」時難者以太史公多引左氏,升又上太史公違戾五經,謬孔子言,及左氏春秋不可錄三十一事。詔以下博士。」[3]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